当前位置:共鸣社 >读后感 > 正文

《近思录》读后感

2020-09-04 11:52:10 1714

《近思录》读后感

这本《近思录》取名于《论语》的“切问而近思”,是南宋时由朱熹和吕祖谦合作编成。我读的这本并非全本,而只从中选取了《道体》、《为学》、《克己》、《家道》、《治体》、《教学》、《警戒》、《异端》、《圣贤》九部分内容,其余内容或因离现代生活较远,或因不适合实践和学习,故没有选入。

今天读的是周敦颐先生的无极太极文,这篇读起来朗朗上口,字面意思也挺容易懂,但深层意思随着阅历不同体会也将不同。我读这篇,读出了天道好轮回的感觉。全篇大意在说,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生四季。阴阳调和则繁衍万物,五性互感则分善恶、立圣人。而圣人立天、立地、立人之道又归于太极、阴阳、五性之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就是世间的道,可这道到底是什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记得之前参加《周易》诵读活动,领读老师说,《易经》特别晦涩难懂,作为无基础者,可先读《论语》,有一定基础后再读《老子》,两者接通后再读《易经》。他说《论语》和《老子》就是《易经》的学生版和成人版。这种说法不知有何考证。不过今天读这篇,仿佛说的也是《易经》。只能望文兴叹,老祖宗的智慧真是过于深奥,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今天看的这几节,大体都在说万物的生生不息。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盛极必衰,衰极必复。就像易经的《剥》卦中阳仅余上九一爻(yao),若上九发生变化,那就变成纯阴,即为《坤》。那么阳就彻底消失了吗,当然没有,它会在《复》重新生长。同理当阳长至全盛,阴也不会消失,它会在其他方位重新生长。和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喜极而泣、乐极生悲”,简单说来就是物极必反。此外,我还从中读出了些宿命论来,它好像在说自然万物皆有缘法,今日种下一因,他日收获一果,未来诸事皆源于今日之举动,万事万物千丝万缕总有关联。看着看着,觉得又可以和孔子的仁相呼应,仁者得天地之精华,遵四时之有序,仁多佞寡则阳盛阴衰,世间太平,反之亦然。君子之道要想常存世间,就需要人人弘正气、树新风,持之以恒,不敢懈怠才好。

今日读至“终日乾乾”四字,不明其意,看注释明此句自《易经·乾卦第一·文言》出。看其原文,忽见“潜龙、见龙、飞龙、亢龙”几字,思绪飘飞,忆郭靖降龙十八掌,速上网细查,方知十八掌之十七式皆出《易经》,敬服之情油然而生。少时读金庸,曾叹服其知识面之广,对医学药理之通,今偶得,知先生博学多闻也。曾记上学之时,读武侠被视不务正业,而今再看,武侠亦有其厚,读之看之,学不广识不深者不解其厚。

书,无高低善恶之分,个人喜恶不同已。故莫将己意附加与人,莫道他人之浅薄。今,鄙有所感于读书之境。其一,书即是书,读一是一;其二,书涵万象,读一是十;其三,书道归心,读百是一。

今天看的是为学这卷的前几节,读到“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这句时,不自觉想到了我们常说的,“是要当鸡头还是凤尾”。之前觉得做鸡头好,可以在一个群体里得到特有的待遇,享受独有的权利,但是现在觉得还是宁当凤尾不做鸡头。毕竟凤凰和鸡的级别在那儿放着,也就是说人脉资源环境境界是不一样的,当凤尾也许一开始会不被重视,但是在这样的起点,只要你努力就可以一步步向前进,毕竟前面有个高的标杆在那儿放着。如果你做鸡头呢,可能会闭塞耳目,没有高标准对比,很容易陷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之中。总而言之,以后做事、做人要对标优秀,这样做的好会达到高标准,即使做的不好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程颢先生说,“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这句话讲的是,心境澄明无事,人心就安定,人心安定,心灵就明慧,心灵明慧就不会被外物所诱惑。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却千难万难。以《明朝那些事儿》里的蓝玉为例(恰巧看到他这部分就借来用一下),他初时不得志,一心想建功立业却不能,终于在老将都退出历史舞台后,他等到了自己的机会,也把握住了机会,打败了元最后的军力,但当他完成心中所愿后,却渐渐失去了方向,一件件居功自傲之事接连而出,最终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从他的一生来看,初时蓝玉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施展雄心壮志,此时他目标明确,心亦安定,外物对他的影响就不大,但是当他完成心愿之后,仿佛突然没了人生目标,不知路该向何处,那么此时的他心不澄明亦不安定,外物之惑就越演越烈,最终为其所累而毙命。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一样,当你内心坚定一个目标时,比如读书,你每天想的就是什么时间读、怎么读、读多少,那么相对来说网剧、小视频、游戏之类的对你注意力的分散就会少很多,反之,如果你不知道每天的目标是什么,就很有可能浑浑噩噩抱着手机过了一天,还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写到这突然想到最近看的《月上重火》这部剧里上官透的爹,年轻时因贪图权利而失去挚爱并被儿子怨恨,老时才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抱憾终身。其实大多时我们都是先被外物所累,随着时间的冲刷渐渐心境澄明了才懂何为心安,但是这份心安里却带着遗憾和悔恨。我觉得,无事则定是一种境界,天生就有这个境界的寡之又寡,大多都是在后天的经历中渐悟此道,当然也有些人终生为外物所累。人生百态,各悟各道,各行各路,适合就好。

“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今日读至此,立马就想到了刘十三。刘十三,自小以考上清华北大为目标,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下需要完成的目标。为了完成目标,他“三更起五更眠”;为了完成目标,他很少参加娱乐活动;为了完成目标,他是又刻苦又自律。可就是这样一个,无论哪个父母看了都会觉得无比省心的孩子,却一次又一次接连失败。他先是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后来只上了个普通大学,而他上的这个大学离他的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

人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本不是坏事,但是,如果这个目标和理想没有和自己的能力相结合,那就很容易沦为空想。现实生活中,能够认清自己的能力又岂是件容易事,即使认清了能力,愿不愿遵循又是未知数。可能只有无数次的碰壁后,才会体会“行之亦须量力有渐”的真正含义。

能力不足,但志向过于宏大,往往难为了自己,还一无所获。就像刘十三,一心想要留在大城市,可是即使拼劲全力,也未曾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这样的拼搏真的有价值吗?可能很多人会说,不拼劲全力,怎么会知道结果,但最怕的是,已经拼的头破血流还不醒悟,仍觉得自己可以。

今天的这个观点,似乎有点消极悲观,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实生活中像施特略夫那样也不一定就不好,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对艺术有着敬畏之心,却也明白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像斯特里克兰德那样的艺术家。然后,靠着自己现有的才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过自己能力范围内理想的生活。

今天读到“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这句时,想到前两天的“行之需量力有渐”。觉得古人挺有趣,一边教导你不要定过于远大的目标,要认清自己、接纳自己,不然宏大目标完不成就会徒增一堆烦恼。一边又教导你,要努力学习,如果你学习没有进步就是你学习的勇气不够。初看之时总觉得哪里有些矛盾。学习的勇气是什么?我挑灯夜战、奋发图强、历经数载却依然未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甚至一直在原地踏步,怎能说我的“学不进”是因为“不勇”呢。似乎我的原地踏步,只因我是一个不擅长学习的人,只因我的目标过于宏大,只因我不自量力。由此来看,将“学不进”归于“不勇”未免有些片面。但是想至此,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好像自己的思维出现了漏洞。上网搜了下那些屡考不中的文人,似乎又理出了些许头绪。以蒲松龄为例,19岁参加秀才考试,三试第一成为秀才,可此后举人考试却频频落榜,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如果就他科举之路来看,他似乎不管多么努力都一直停步不前,他的“学不进”绝对不是因为“不勇”。撇开科举,从他这期间的文学创作来看,你又不能说他“学不进”。因为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像《聊斋志异》、《省身语录》、《农桑经》等许多著作。而他的《聊斋志异》传至今日仍有其深远意义。那么由此细思,“只是不勇”,应该想要表述的是一个长期概念,就是说你只要能够一直保持学习的勇气,那么你的学业就肯定会有进步。这样一来,这句似乎又合情合理了。

“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焕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这句在原文中说的是程颐对学习的看法,他觉得后人过于高谈阔论、好高骛远,不像古人那样优柔厌饫,有先后次序。他认为学习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没有私心欲望,就像大海埋没沙子、雨水滋润万物、冰雪消融一样,都有着它的自然规律和定数,学习也是这样,要小火慢炖、细细品读,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就融会贯通,知其所以然了。其实时间万物皆是此理,就好比你想做道菜,从配料、选材、烹煮,各个环节均要仔细认真,急不得、赶不得,什么样的油温、什么样的火候烹饪什么样的食材,得到什么样的美味。在此过程中,不厌其烦、耐心等待,如若不能怡然自得,那美味也就与你擦肩而过了。

这本《近思录》看了有一个多月了,书不厚,只二百余页,但理至深,不甚解其意。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儒家思想,里面大量引用了易经、诗经及孔孟之说,这些除了上学时学过,自己很少有读过,虽然前一段读了本《论语译注》,但也是杯水车薪。于是这本书就在懵懵懂懂中渐进尾声。

今天读的这部分是第十三卷——异端。这部分主要把儒家和佛教道教进行对比,揭示了佛教的虚妄。对于一个对儒家思想了解不深,对佛教文化一窍不通的人来说,看这部分真的有些吃力,看着那些对比有点不知所云,就看出了对佛教文化的批判,说其不是真正的道,虽然有些内容和儒家思想相同,但本质却不同,是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

一本书快要读完,名言警句没记住一个,含义也是一知半解,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爱书、读书的热情。有些东西现在看来不懂、无用,但未来的某天会恍然大悟,也许这就是我看的那个什么里说的那个什么想要表达意思。是呀,我完全没记住原句,但在我碰到书中类似的内容时却会自然而然产生共情。对于我来说,读书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在时间的长河里悄悄改变着我的思想和行动。

标签:近思录

热门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