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能读懂的几首孤独诗
2021-11-27 15:58:01 13
那夜,走在风雪里,四下静寂,杳然无人。
望着前路茫茫一片,不由想起柳宗元那首《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风雪之中,默然独坐,无一字诉情,却写尽“千万孤独”。
正如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活在兵荒马乱之中,高速旋转,常常有苦难诉,尝尽人生的百般孤独。
①中年的人孤独,有苦难诉
写下这首诗时,柳宗元恰逢中年。
说是被下放到永州做官,实则更像被囚困在了那里。
刚到任时,住所缺失,姑且寄住在寺院里。
客房屋顶茅草堆积,有几次半夜突然起火,柳宗元只能一脚踹窗,从屋里狼狈地跳出来。
“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候”
名门望族官八代,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写信请求长安的朋友运作,然而,政治犯,很难回京。
在《永州八记》里
他总是夸赞永州山水之美,可是看着眼前这明秀的景色,又觉得自己跟它们一样,早已被这个世界遗忘。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同朝为官,元白主持的新乐府运动如火如荼,韩愈引领的古文运动更是延续了40多年,为什么到自己的“永贞革新”,只180天,就转瞬即逝了呢?
父母、妻子,早已先后亡故,形单影只,无依无靠,天地苍茫,何以为家?
自父亲去后,家族基业,就完全落在了自己肩上,人到中年,事业崩塌,不仅要给自己寻找勇气,还要为别人撑起一个世界。
“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默默忍受,默默咀嚼,中年人的孤独,就是心中纵有千般苦,张开嘴,还是难以倾诉。
②遗憾,早已成为常态
年轻时,总以为到了中年,就能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追逐真爱,追逐自由。
后来才知,“大人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陆游,那个不敢为爱拼尽全力的中年人。
陆游与表妹唐婉自幼相识,成年后,以祖传凤钗为信物,亲上加亲,喜结良缘。
婚后,夫妻感情甚好,陆游沉浸于幸福生活,将光耀门楣抛之脑后,引起了陆母对唐婉的不满。
陆母怪唐婉红颜祸水,陆母怪唐婉未延续子嗣,面对母亲的咄咄逼人,要面包,还是要爱情?要忠孝,还是要忠贞?
母亲以性命相要挟,陆游也只好选择休妻。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一曲《钗头凤》,多少辛酸泪,然而纵心头再多怨悔,面对早已儿孙满堂的生活,也只能将心中的那份不甘,化作深夜里的一声长叹。
懂爱,却不再追逐炽热的爱。当遗憾早已成为常态,在错综复杂的生活面前,才求得一点安稳的中年人,宁愿要忍受内心孤寂,也再难找回义无反顾的勇气。
③熬住,能治愈一切
前些天,俞敏洪上了一波热搜。起因是,在公司股票缩水了90%的情况下,新东方依旧悄悄地向农村学校捐了近8万套课桌椅。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教育培训的时代结束了,业务关停,亏损裁员,曾经的行业巨头新东方,如今已是举步维艰。
给未开课的学生全额退款,数万名员工的工资补偿,租好的教室无法退款,70亿的装修也打了水漂。然而,夹缝生存之时,他还是把课桌椅悄悄捐了。
在之前的采访里,他曾说,新东方创立后的30年里,光安眠药,就吃了3000多片,经历过众叛亲离、生死劫难,经历过疫情停课,纷纷退款。
曾经换上焦虑症,失眠,在-30°C的深夜走到天亮,
中年人的孤独和绝望,他品尝得太过辛酸。
然而,就在前几天,59岁的他,又回来了。尽管已显出岁月的沧桑,带着以往少有的疲倦,但直播里的他,目光坚定,仿佛一切都未曾有过改变。
就像俞敏洪曾经说的,“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另一种是成为树的种子,即使被踩到泥土里,你依然能够吸收它的养分。”
能够静静咀嚼孤独的人,才能品出生活的醇香,穿过了生活的暴风雪,你也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④愿生活,终不负光阴
还记得作家张小砚说过这样一段话: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洋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人到中年,总有千万种孤独,然而,只有能走下去的人,才能看到乌云之上的星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愿每个身处孤独的中年人,都能如柳宗元那般,坦然安坐,无畏严寒。
愿岁月不亏待每一个忍辱负重的人,愿生活不辜负每一寸认真度过的光阴。
愿每一场风雪之后,总有暖阳,愿每一个孤身前行的人,终能找到自己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