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共鸣:《钝感力》有的人反应迟钝不是冷漠,而是在控制情绪
2021-12-10 10:02:26 21
一个不受情绪所左右,经得住打击,懂得控制情绪,为自己的目标向前进,才是真正有格局的表现。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这本书里说:
“我对别人的评价和嘲讽没那么敏感,甚至有点迟钝,别人对我的评价影响不大,我只关心自己进步了没有。”
这里的“迟钝”,不是思想笨拙,也不是冷漠,而是“迟钝的心态”,是一种隐藏的思想智慧,一种生活中重要的才能。
它能让你减少自我内耗,减少外界的干扰和纷争,专注自我,让人际关系变得融洽,让我们变得更容易收获幸福,更加优秀。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变迟钝时,别担心,这并不是坏事,恰好说明你格局大了。
1、太敏感,是一个最大的内耗
《反内耗》中提到:“生活里时刻都有挑战,但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战斗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
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中,小公务员因在剧场看戏的时,不小心打喷嚏,发现飞沫溅到了前排坐着的将军头上。
敏感胆小的他以为冒犯了将军,于是三番五次去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
在最后一次遭到训斥后,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从此一病不起,竟在忧郁和恐惧中死去。
敏感是一种天赋,而过度敏感,则是一种病态,会使身心备受折磨,甚至毁掉你的生活。
生活中,内心敏感的人,都有这样的情况:
会因别人不经意的言行,神经立马紧绷,然后兀自揣测,进行各种分析解读,内心上演一场大戏;
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或者与别人发生矛盾,首先会想着是自己的原因,然后不断反思自己;
因某件小事没做好,就足够自己,在此后好几天都回想那糟糕的场景,然后懊恼的在深夜里奔溃……
最后,当发现根本没有人察觉在意,立即有种“虚惊一场”的解脱感,随后又默默的自我消化掉负面情绪,在瞎想中反复自我折磨,却无可奈何。
越是敏感的人,越容易患得患失,自寻烦恼,所以弄得自己每一天都活得很累、不快乐。
林黛玉,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
她一生多愁善感,思虑过重,最后落得个郁郁而终的结局。
书中几处这样描述:
周瑞家的奉薛姨妈之命送宫花,顺路走来送给黛玉时只剩下两枝,黛玉得知凤姐及三位姑娘都有了时,便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贾母为薛宝钗庆祝生辰,摆了戏台,只因史湘云心直口快说戏台上的小旦像她,众人都笑着附和,她顿时觉得别人都“取笑”拿她和“戏子”相比;
还有一次,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她立即伤心落泪感叹道:“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呕气,也觉没趣。”
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葬花词》。
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其实,人生很多困境,基本都是因为自己想太多,内耗设置的枷锁。
当你越在意什么,什么就越折磨你;你越纠结什么,什么就越困扰你。
小事想太多变成了大事,而把大事看轻了便成了小事,做人不要太玻璃心,没必要把杂碎琐事都往心里装,损耗自己。
对眼前事物迟钝一点,懂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的遵循内心的所想,才更容易活的轻松,获得幸福。
2、学会别太在意,专注做自己
有人说,生活中的很多事,用两句话就能解决,第一句话是“关你屁事”,第二句话是“关我屁事”,话糙但理不糙,现实生活就是如此。
杨幂言行耿直,自出道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甚至可以说她是被黑红起来的。
但她并没有被流言打倒,而是清醒的坚持自己的想法,从未停止甚至比之前更努力,将精力专注于修炼自我,全然不顾外界的干扰。
面对争议,她这样说:
“就算你看到这有一个人在骂我那边也有一个人在骂我,但是我不会因为这些声音而影响我自己,因为我知道我该做的东西是什么”;
当有人,当面吐槽她本人没有照片好看的时候,她说:“没关系,我的受众群体也不是你们”;
在谈论到阴影问题的时候,她又说:“你脚底下有阴影,只是因为你在面对着太阳。你在看着太阳,所以你就不要管你身后那些影子。”
蔡康永这样评价她:“她是一个特别爽快的人,坦率,能用锐利的眼光识破别人的表演和煽情。”
因为她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能把握自己的人生节奏,所以即使被很多人不看好,但依然不影响她变得优秀,活的自信从容、通透。
村上春树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一位著名画家,画了幅画放到市场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还附上说明:请每位观赏者,觉得此画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就在相应之处做上记号。
结果,让他惊讶受挫,在他那自认为得意画作上,被涂满了要修改的记号,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经过苦思冥想之后,他画了同样的画,依旧把画拿到市场上展出。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要每位观赏者在他们认为精彩的部分做上记号。
修改结果同样令他惊讶,画上依然每处都做满标记,不过这次是赞美的记号。
他才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任何时刻都要坚持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别人的看法永远是别人的看法,有赞美就会有批评,谁都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主见。”
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在《你好生活》中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生活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去生活。”
别因他人的想法,否定自己;别因为他人的评价,乱了方向;你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都喜欢。
别人只是你生活的旁观者,你的人生需要自己掌控规划,因为只有你才知道自己内心所喜、所适合的。
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别活在别人的嘴巴里,专注做自己,才能目标清晰的向前进。只有勇敢去做,不担心结果,你才会发现更多可能性,活出自己的精彩。
3、格局大的人,都有“钝感力”
周鸿祎曾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迟钝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点,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讲到自己当整形医生时的指导教授有个毛病,总是会在手术时当众指责协助的部下。
虽然他并无恶意,但大家一想到要协助这位教授,都很抵触,感到很沮丧和畏缩。
只有一位S前辈,虽然是第一助手被训斥的最多,但不管教授如何训斥他,他都不以为然,只回答着“是,是”,然后继续做好手头的工作,近距离掌握教授的精髓,很快提高了医术水平。
而且即使手术中被训的灰头土脸,术后,他立刻能以惊人的速度把不快情绪抛之脑后,舒服的泡澡,边喝酒边和同事谈笑风生。
后来,他不仅成了出色的外科医生,成为了医院的院长,而且神采飞扬,身体十分健康。
他的种种表现,看似迟钝,实则“大智若愚”。
对于他来说,工作和学习医术才是最重要的,教授的指责于他丝毫不受影响。所以,他的成功其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能力就是钝感力。
而人生下半场,拼的就是这种有益的钝感力。
任何时候,发泄情绪是本能,而控制情绪却是一种十分出色的才能。
一个不受情绪所左右,经得住打击,懂得控制情绪,为自己的目标向前进,才是真正有格局的表现。
人生路上,不会一直顺心顺意,我们会面临很多突如其来的挑战,如何对待决定着往后人生的每一步,而钝感力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格局小的人,总是被外界事物干扰,无法自控,最终变得畏手畏脚;格局大的人,懂得排除干扰,把控人生节奏,然后大展拳脚。
当你不左右于糟糕情绪,懂得专注提升自己;不纠缠于烂人烂事,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上;不执迷于一时得失,懂得进退有度;不受困于金钱物质,懂得荣辱不惊,如此,人生才会变顺。
愿你我,都能够做一个有格局的“钝感人”,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悠闲自在的活下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读书共鸣:《偷影子的人》有一种善意叫不打扰
- 读书共鸣:《小妇人》女人的前半生与后半生
- 读书共鸣:烧脑神作《黑天鹅》
- 读书共鸣:张恨水《啼笑因缘》门当户对的爱情到底有多重要
- 读书共鸣:老舍的《茶馆》在人物塑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 读书共鸣:安妮宝贝的巅峰之作《莲花》
- 读书共鸣:路遥《人生》决定贫穷的是你的选择
- 读书共鸣:《局外人》人的偏见到底有多可怕
- 读书共鸣:《呼兰河传》穷人如何逆袭
- 读书共鸣:《骆驼祥子》喜欢从别人身上找问题的人都是没本事的人
- 读书共鸣:《十一种孤独》人生十一种孤独的样子
- 平凡的世界最经典的五句话
- 读书共鸣:《一句顶一万句》中国式的孤独感和友情观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感悟美文
-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 读书共鸣:《瓦尔登湖》活在自己的生活节奏里
- 读书共鸣:“天才之作”《人性的枷锁》
- 读书共鸣:《白鹿原》一场良心与欲望的拉锯战
- 读书共鸣:《小王子》如何更好的对待自己
- 读书共鸣:《半生缘》婚姻的本质并不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