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共鸣:“天才之作”《人性的枷锁》
2021-12-24 10:31:19 35
1915年,英国作家毛姆,推出了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
这本书不仅被称为“天才之作”、“一部贝多芬的交响乐”,还被列入了各种版本的文学经典书目。
书中讲述了身有残疾的主人公菲利普,在一路跌跌撞撞中获得成长的故事。
原生家庭的束缚、情感的不顺以及残酷的现实,为他的人生套上一重又一重的枷锁。
但他一路奋力挣扎,寻找到治愈人生的钥匙。
毛姆的两本书里,《月亮与六便士》是天才的简史,《人性的枷锁》则是普通人的写照。
每个出身平凡的人,都能在菲利普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人这一生,就是一场与困境博弈的修行,你要挣脱一套又套的枷锁。
1、跳出原生家庭的枷锁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半来自家庭。
这句话用在菲利普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自打出生,菲利普就有一只跛足;九岁那年,父母又双双离世。
他被无儿无女的伯父和伯母收养,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伯父是一位自私冷漠的牧师,将菲利普视为负担。
他不许菲利普随心所欲地玩耍,还在心情烦闷时朝菲利普发火。
伯母则性格软弱,哪怕再疼爱菲利普,也不敢忤逆自己的丈夫。
每当菲利普违背丈夫的意愿时,她总会哭哭啼啼地指责菲利普不懂事。
菲利普在这个家里毫无归属感,甚至更喜欢和女佣待在一起。
伯父还自作主张地规划好了菲利普的未来,要求他考上牛津大学,毕业后给自己当助手。
为此,他把菲利普送去了一所寄宿学校。
刚一入学,身有残疾的菲利普,就成了众人排挤、欺负的对象。
经常有人嘲笑他走路的姿势,故意伸出脚绊他,还对他拳打脚踢。
菲利普不知该向谁求助,只能每晚咬着被角偷偷哭泣。
他虔诚地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拥有健全的身体和足够的关爱。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
菲利普这才明白,能帮助他走出困境的,只有他自己。
他终日埋头苦学,很快就成为了深受老师器重的优等生,谁也不敢随便欺负他。
他还爱上了阅读,通过翻阅画集,发现自己对艺术颇有兴趣。
同时,他了解到身边的牧师们大多游手好闲,完全不是他向往的生活方式。
于是,他拒绝了伯父的安排,独自到国外游学、增长见识。
身处异乡,他敞开心扉与人相处,交到了很多有趣的朋友,还学会了画画。
此番游历,让菲利普摆脱了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孤僻和敏感。
他变得自信开朗、勤勉自律,还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天生残疾、无父无母、缺乏关爱,都阻挡不了他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常听人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但是原生家庭的苦难,永远不是一个成年人自甘堕落的理由。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能选择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就像东野圭吾所说: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是父母无法选择,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原生家庭的枷锁,困得了你一时,却困不住你一世。
只要拼命向上生长,再贫瘠的土壤,也能长得出参天大树。
2、挣脱感情错付的枷锁
学医期间,菲利普常去一家餐馆,对那里的女服务员米尔德里德一见钟情。
他每天都在店里等米尔德里德下班,请她吃饭、看戏,送她昂贵礼物,想尽办法讨她的欢心。
不料,米尔德里德是个虚荣拜金、无情无义的女人,明明瞧不起菲利普,却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好意。
每次生活陷入窘境时,她就会找菲利普帮忙;等状态好转,她又会立即弃他而去。
她第一次来找菲利普时,是她怀上了一个已婚男子的孩子。
对方翻脸不认账,还把她赶出了家门。
见她无处可去,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菲利普,毫无怨言地接纳了她。
菲利普忙前忙后地为她租房子、找保姆,还将她生下的女儿视如己出。
可米尔德里德并不感激他,还爱上了他的好友,偷偷拿着菲利普的钱与那位好友私奔了。
第二次,是她被菲利普的好友抛弃,为谋求生计而沦为了站街女。
菲利普出于同情,又把生活窘迫的她接到了自己家。
菲利普不要求她出去工作,尽力承担她大手大脚的花销。
可她却常对菲利普发脾气,还在一次吵架后砸坏了所有家具,并一走了之。
在这段荒唐的感情中,菲利普耗费了大把的金钱、时间和感情。
直到他在一次次背叛中被伤透了心,才终于幡然醒悟。
他明白了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什么样的人不值得爱。
当米尔德里德第三次来纠缠他时,他则果断选择了拒绝。
每个人的感情,都是有额度的,一味地透支,再浓烈的爱,也迟早会被挥霍一空。
想起《不打扰是我的温柔》中有句话说:
很多时候,该放手的终须放手,该面对的终须面对。爱或不爱,相守或分离,都是彼此的宿命。
一生这么长,爱上薄情寡义的人,遇见求而不得的情,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明知对方不值得,依旧给内心套上枷锁,在错误的感情中执迷不悟。
好的感情,绝不是一味地自我消耗,而是有来有往的彼此滋养。
若真心得不到回应,深情只换回薄情,就不必再苦苦坚持了。
及时止损,放过自己,也许下个转角,就能遇到真正的良人。
3、打破苦难生活的枷锁
菲利普原本有一笔父亲留下的丰厚遗产,足以支撑他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
但他几年来不加节制的挥霍,令积蓄所剩无多。
为了让手头更宽裕,他冒险跑去炒股,结果将财产全都赔光了。
一夜之间,他从衣食无忧变得一无所有,不得不从医学院退学。
紧接着,房东也将他扫地出门,他只能像流浪汉一样露宿街头。
就在他走投无路时,一位好友介绍他去百货公司做了商场引导员。
每天要站立或行走十几个小时,让菲利普的跛足剧痛难忍。
顾客和上司的呼来喝去,也让他的自尊心大受打击。
为了糊口,他吃得了苦头,忍得了辱骂,过得战战兢兢,生怕丢了这份工作。
但历经底层摸爬滚打的艰难后,菲利普没有向生活屈服。
他不像其他同事那样不修边幅、整日抱怨,而是尽可能地打扮体面,任劳任怨地做好每一份工作。
有一次,服装部的领导发现他审美高超,布置的橱窗很漂亮,便安排他设计几款衣服。
他以在国外见过的时装款式为灵感,连夜画出了好几张设计图。
没想到,顾客对他的设计非常满意,他从引导员升职成了服装设计师。
收入有所上涨,工作也轻松了很多。
两年后,伯父重病去世,为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他辞掉工作,重回医学院求学。
他每天从早学到晚,很快就赶上了同学们的进度。
实习期间,他也不辞劳苦,勤勤恳恳,获得了病人的信任和资深医生的认可。
没过多久,他顺利接手了海边小镇的一家医院,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他一步步走完坎坷,一口口咽下苦楚,在水深火热中抽筋扒皮,终于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记得朴树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感觉生活就像炼狱。”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猝不及防的意外。
工作的委屈、经济的压力、世事的无常,像一个个沉重的枷锁,让你寸步难行。
然而,生活从来不会相信眼泪,每个人都要拼命奔跑,才能逃出不见天日的谷底。
4、写在最后
从年少时的奋发向上,到成年时的被情所困,再到中年时的饱经风霜。
菲利普平凡却波折的前半生,让无数人感同身受。
一路走来,谁不是拼了命地翻山越岭,却依旧躲不开生活的重重暴击?
作家七堇年说:
也许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
有时候,眼前的枷锁,也是成长的钥匙;今天的困局,也是未来的机遇。
糟糕的原生家庭令你学会自省,错误的感情使你悟透取舍,残酷的生活让你修炼心性。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扛住一次次考验,卸下一道道枷锁,你终将洞见更加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