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言: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67 浏览 战争与和平

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昨天读完了战争与和平。算起来,共五卷。手机上有四千多页,如果折算成实际书页,应该至少也有一千多页了。这本书不愧为史诗级的巨著,不论是对于宏伟壮阔的战争场面的描写,还是对于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都是如此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战争】

以前关于战争的惨烈,我只有模糊的概念,关注点更在于战争中的荣誉,战争的正义性,和那些宏伟的范畴上。

而看完这部书,我完全意识到了自己关于战争的浅薄认知。这似乎是我阅读的第一部有关近现代战争描述的书籍。

从小我就知道战争不好,知道要热爱和平。我知道战争会带走人的生命,我也知道战争会带来各种破坏。但我从没真的体验过。

读完这本书,我才真的意识到,战争对于普通民众的残酷。

其实战争不到眼前,对于那些身处高位或富裕或有权势但不关心民族危亡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

在这部书里,即使莫斯科被法军侵占,俄国正遭受着敌人的蹂躏,那些在彼得堡的达官显贵们,依旧着举行舞会,去剧院,做任何跟平常一样的消遣娱乐活动,偶尔附和着一下对战争的评论。

而战争来临,真正受苦的,始终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他们背井离乡,携家带口,随着战线迁徙流亡。或者投入到战争中,在战场冲锋陷阵,要么成了炮灰,要么成了残废,当冒着生命危险立下功勋,也不过徒有荣誉。

一场博罗季诺战役,伤兵数以万计,伤员从战场抬回,铺满莫斯科的街道和院落。这些人,也是父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爸爸……

战争前线的惨相,与彼得堡后方的笙歌燕舞,形成鲜明对比。那些因为战争家破人亡的一个个家庭,罗斯托夫家庭,鲍尔康斯基家庭,还有更多不被提及姓名的下层人民的家庭,都在这场战争里失去亲人。

战争里,最终苦的,都是百姓。

【和平】

这部书,除了描述到战争,更是一部有关俄国贵族生活的情景展现。里面的四个家族,都是属于俄国上层贵族。

与其把战争与和平分开,不如说这是一部有关俄国贵族在十几年的断续战争时期各自不同的生活成长画卷。

书中主要的几个主人翁:

从青春活力热烈奔放的少女时期到结婚生子专注家庭生活的娜塔莎;

从迷茫无所求到加入共济会到经历战争被俘一路成长的彼埃尔;

从性情倨傲投身战争看淡荣誉再到沉沦转醒经历爱情再次投身战争最终死于战场,而在这生命的消逝中领悟爱的真谛的安德烈;

从莽撞贪玩的少年到成长为保家卫国的军人再到担当起家庭的负债再到用心经营自己田庄的尼古拉……

据说书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有名字的有一百多个……

而这些主要人物大部分各个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的好人。

在我喜欢彼埃尔的宽厚善良时,我也讨厌他的懦弱胆小,不懂得拒绝,想要改变奢靡的生活又下不定决心洗心革面,一而再沉沦,直到经历了战后被俘走过的一路,在这样的行程里逐渐成长,内心开始真正有自己的能量,这样的成长,经受过苦难的洗礼,整个人变得沉稳剔透有力量。

我同情他的遭遇,但他从这份遭遇里得到的力量更像是一份礼物,一份需要忍受需要吸收需要沉淀的礼物。他是我喜欢的人物。

而这部书里,另一个我十分喜欢的人物,便是玛丽娅公爵小姐了。

我喜欢她的善良,坚韧,安静,喜欢她拥有的内在的精神美德,那种吸引到尼古拉的精神美,也深深吸引着我。

书中刚开始出场的她怯弱寡言,活在严肃古板的父亲的压力之下。从不做任何父亲讨厌的事情,除了接纳基督徒。敬爱父亲,爱护哥哥,扶养侄子,任劳任怨。

是的,她从来不曾抱怨过生活,即使她曾活在那样被掌控被压制的生活之下,默默接受忍耐着一切。

她的形象尽管不好看,但心灵的真善美的品质令人折服。

不参与贵族生活的各种交际舞会,能够在乡下安静地生活,给予流浪的基督徒帮助,信奉上帝,常常祈祷,守候父亲,扶养年幼的侄子,独立搬家,在得知安德烈的下落后不顾路途遥远危险阻碍依旧前来探望照顾……

其实书中有关她的事迹不是很多,但她那可以忽视容颜散发光芒的脸庞和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却总是可以照耀别人,走进别人的内心。

那种有所信仰,默然有力的爱,善良坚韧的品质,作者把有关女性沉静美好的一切赋予了这个角色。

她的心灵美犹如一缕清醇的香气,散发在书中与之关联的各个人物身上。

她的内里拥有的能量纯洁有生命力,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

《战争与和平》,每个人读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吧,我所能体验到的美,可能刚好写在了我的点上。

其实,娜塔莎的美,她在月下坐在窗边快活地声音,她的歌声,她的舞蹈,她活在当下享受着生活美妙的一切的那种生命力,都是很美的东西。

比如她和尼古拉去猎人大叔家短暂休息的境遇,那首大叔没有哼完的俄罗斯民谣:黄昏落新雪,洁白惹人爱,他们跳起的欢快的舞蹈......这旺盛的青春活力气息,迎面而来。

她像一只在林间欢快奔跑跳跃的小鹿,展现着少女独有的热情洋溢精力充沛的生命力。

《战争与和平》,这幅俄国贵族的生活画卷,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描写细致入微,让人仿佛就是那个人。

在面对那些选择时仿佛身临其境,也经受着人物同样的迷茫、纠结、抉择。伴随着人物的成长,经历了战争与和平时期种种生活的一切。

作者歌颂了那些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人们,也揭露了那些沉湎奢靡只图享乐的部分贵族生活,也批判了农奴、官僚制度,更全面展现了其中各个人物或悲或喜、或美或暗的种种生活面貌。

这种宏伟的笔触,史诗级巨著,有太多可讲之处了,这是我初次看完的一点点感想,也许有很多浅薄不够客观的地方,但还是想把它写下来。

也许过一些年后重读,会有崭新的领悟吧。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