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方法
2019-03-23 08:54:46 26
只如同大多数习惯一样,时间观念的养成与小朋友的发展密不可分,并有其阶段性的目标,家长应善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事物,将时间观念带进生活中。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时间观念的启蒙,该如何按照孩子的年龄及发展来进行:
2岁前以活动区分时间的段落性
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一切依照生理本能来表现,如饿了就知道要喝奶,想睡的时候就睡,时间的概念相当混乱。在这个阶段,不需要刻意要去调整他的作息,尽量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为主。
到一岁左右,孩子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活动的时间逐渐增长,生活中不再只有吃、睡,还多了玩耍、活动的时间。这时家长可以开始着手调整他的作息,如约略固定白天玩耍、睡午觉的时间,晚上则陪着他进行较为静态的活动,作为睡眠前的预告,让孩子知道大概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直至他能自然而然地遵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有了规律作息后,相信对日后学习、人际关系会更有帮助,爸爸妈妈也不用因他作息颠倒而整日操烦
在两岁前,孩子都是活在当下的,大部份的学习都来自具体的经验,不建议进行抽象认知。家长若想教他分清白天、夜晚,可带着他看看屋外的天候或是影像资料,分析两者的不同,来告诉他时间的变化与当中该做的事情。
2~3岁:以顺序概念延伸至时间流逝
每当小朋友要找爸爸妈妈时,家长如手边正在进行其他的事情,常对孩子说“等一下”,却发现孩子仍旧在追问哭闹,手忙脚乱之余,不免有些心烦。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尚不具备时间流逝的概念,他不了解“等一下”到底是要多久,只会觉得父母不理解他的要求,所以频频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
2~2.5岁的孩子已有“唱数”的能力,父母可利用数字的顺序,来延伸他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举例来说,在玩躲猫猫时,请他数到20再睁开眼睛,让他了解时间如何在1、2、3……当中经过。随着孩子能力逐渐增强,配合前期作息的养成,孩子会感觉到时间其实就是由一段、一段的事情所组成,且在进行这些事物中流逝,不再只是做了当下的事情后,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嘛。
标签:时间
- 上一篇: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子女方法
- 下一篇:把孩子培养成不怕失败的人
相关文章
- 后劲不足的婚姻,都败给了时间
- 时间就是藏在自己身上的宝藏,你找到了吗
-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人生需惜时
- 对待时间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你不同的人生
- 人民日报夜读:你尽管努力就好,时间看得到
- 儿童科幻读本《时间之箭》读后感
- 时间唯美的格言精选句子
- 是不是觉得很难长时间爱上一个人
- 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用这15个高效习惯来帮你
- 跨越时间和生命《时生》读后感
- 控制大脑就是控制时间《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
- 管理时间从管理自己开始《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简短且意深
- 如何合理利用人生的两大财富:时间和才华
- 时间管理的目的和目标经验分享
- 时间管理对我们生活影响的重要性
- 时间很贵请别浪费
- 抓住碎片时间可以成就你
- 人生苦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烂事上
- 守时是人素质的体现
-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