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雪兰》读后感
2020-10-05 09:56:45 30
《晴日雪兰》,当我手捧这本书集的那一刻,一种清纯素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意欲加快“脚步”,一睹刘莉萍老师之文学风采。然而,那段时间被生活中的琐碎牵绊住步伐,一时无法分身,难以潜心研读,一拖至今。
自作协秘书长刘莉萍老师的散文集《晴日雪兰》出版以来,在渭南文坛上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美誉频频,荡济灵魂,思之想者。
翻开目录,共分为六卷:杏坛雨润、草木之间、山高水远、兰苑品茗、世相百味。每一篇、每一字都渗透着刘莉萍老师对文学的酷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和敬畏,并且倾注了辛勤的汗水与精力。而且,她能从各个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阐述想法,表达观点。
尤其是第一卷——杏坛雨润,读了卷首语“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便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个对生活充满爱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这一章节主要写老师、学生他们之间的故事,每一篇读来无一不让我泪眼婆娑。他们之间虽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有一部分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他们,视学生为己出,忧学生之所忧,急学生之所急,总想着能将所有的孩子培养成国之栋梁……
在如今这个物质第一,精神次之的社会,家长们常年累月为生计四处奔波,不能陪孩子于左右,涌现了太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一个个缺乏温暖,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疼啊!他们将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若不能及时的引导,后果令人堪忧……刘老师,在她的字里行间,就流露出这样的希冀和关怀。真心期望我们全社会,各层各业,各界人士,多多地关注、关爱、帮助这些孩子,用心架起一座座“爱桥”。
纵览全书,可谓是刘莉萍老师多年来奋斗的心路历程的缩影,以及生活中,工作中、娱乐中、旅游中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连贯生动。并用叙事、伦理、状物、抒情等相融合的形式让自己爱生、爱家、爱祖国的人文思想、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使读者不仅身临其境,犹如心临其境。
这样的作品才是成功的,是有价值的。好的作品就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链接,情与情的碰撞,引领读者产生共鸣,传递给人类正直、善良、真诚、责任和满满的正能量,健康持续的发展。追其源泉,乃是作者道德的修养和人品的塑造,也感觉更是有种崇尚真诚、博大的世界情怀!
此时此刻,对作者的感激以及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因为她让我像其他读者一样触到了她那琉璃般世界,冰雪样的襟怀……
标签:晴日雪兰
- 上一篇:《极简主义》读后感
- 下一篇:《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