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马说》读后感
2020-12-02 15:09:11 21
重读韩愈的《马说》一文,确实感觉跟当年上学的时候学习体会不一样,当年是纯粹从字面去理解这篇文章,感叹韩愈的怀才不遇,批判封建社会落后的用人制度。今天读来,却有不一样的感悟,特别是聆听了上海寰宇李前敏总经理的人才发展报告以后,有了不同的维度去解析和反思这篇文章。
首先,也是纯粹从字面上来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韩愈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写下的这篇文章,文中更多的是抱怨,抱怨没有“伯乐”去赏识他这匹“千里马”,就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再者,埋怨主人没有提供好的条件,或者说是自己的领导没有给自己提供或者创造好的条件,即“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都喂不饱,哪还有力气去日行千里。最后则是韩愈对骑马人的讽刺,讽刺骑马人不懂马,还说天下没有好马。
其实,千里马也好,伯乐也罢,二者原本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会有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之说。这其实就跟我们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类似,千里马就好比是人才,伯乐就好比是HR,HR做得好,同样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也会成为人才,也会成为千里马;千里马和伯乐应该是相互成就了对方。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感悟,千里马和伯乐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相互转换的。
不是所有的马都是千里马,《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马也分为三六九等,但是赛马者如果能运筹帷幄,同样也能赢得比赛。所以,我的第二个感悟是,好的领导也是成就人才的关键,“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就跟《亮剑》里说的,平时这支部队就像放在一边不起眼的一堆干柴,遇到李云龙就像干柴遇到火星,整个部队嗷嗷叫的往上冲。这就是领导力的魅力。
有句俗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个就体现出寰宇文化的“干就干出样,争就争第一”的争先精神,千里马是要通过实力去证明自己的,不是靠颜值,颜值只能混过一时,混不过一世,南郭先生总归是要露出马脚的。既然成不了千里马,就踏踏实实做一头任劳任怨的骡子,这也是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企业不仅需要千里马,也需要脚踏实地的骡子。这就是我的第三个感悟,给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确定目标,去实现目标。
寰宇东方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干,大家都是伯乐,互相挖掘潜能,实现对标提升。我们不要老是去埋怨没有别人赏识你,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千里马也好,骡子也罢,都有我们发挥的地方,让我们在寰宇的草原上策马奔腾,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实现企业以及个人的价值,不懈努力吧。
标签:马说
- 上一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读后感
- 下一篇:《不舍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