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强者的三个警示和古训
2021-04-15 10:24:05 48
中国也有句话:人生以境界定输赢。做事情前,要提升自身修养与能力,才能有所作为,这里指“境界”。
说到境界,早在数千年前,《管子·乘马》中就有言: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世上凡能成事者,都少不了深谋远虑的眼光、务实肯干的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的品质。
远虑、务实、戒骄,是成为强者必经的三个阶段,掌握它们,我们也就掌握了成事的秘密。
1、远虑:逃离舒适圈,未来方可期
欧阳修在总结后唐由盛转衰的教训中,给出过这样的警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对于我们普通人,同样适用。
贪图安逸是对自身的一种消耗,就像温水煮青蛙,虽可获一时舒适,但不可获一世舒适。
要想成事,第一要诀就是远虑,不贪图眼前安逸的光景,逃离舒适圈,未来方可期。
唐山取消路桥收费站时,被裁大姐的一番话,曾刷爆网络:“我今年36岁了,我现在啥也不会,我也学不会什么东西了。”
她以为收费站的工作会永远稳定,便安心在舒适区惬意了十几年,可当危机来临,却再也跳不出去。
但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哪有真正的稳定?所谓的稳定,绝不是在某个单位有饭吃,而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张泉灵曾在演讲中说:“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句再见都不会说。”可真正抛弃我们的又岂是时代,分明是安于现状,贪图安逸的我们自己。
大象公会联合创始人周洁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她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垄断国企,一毕业就拿三万月薪,还在大城市全款买了房。她说有天下午她如常走进办公室,惊讶地看到40岁的女领导,正在泪眼滂沱地为韩剧女主角感伤。
那一瞬,她仿佛一眼看到时间的尽头:中年后的自己,做着一份看起来稳定又光鲜的工作,空虚到为玛丽苏偶像剧洒泪走心。
于是,她毅然辞掉铁饭碗,花光40万积蓄,去巴黎学习她热爱的奢侈品管理,最终也慢慢靠近梦想,拥抱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看似安逸的生活,最消磨斗志;一成不变的安稳,最耗费时光。
要知道安稳的避风港,往往是让惰性滋生的温床,沉溺于眼前的安稳,只会让惰性疯狂滋长。放远眼光,不贪享眼前的安逸,不忘记狂妄的梦想,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长。
2、务实:提升行动力,踏实不务虚
《荀子·修身》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成事的关键不仅在于远虑,还需要有执行力和行动力,否则必将陷入“过缓则无及”的困局。
“成于务”,注重实干,便是第二点诀窍。
疫情期间,武汉61岁的万阿姨登上热搜。
因为封城被困在家,万阿姨在网上自学了160多门网课。从服装搭配,到葫芦丝教学,再到毛笔书画与中医学基础…她每天学习4-6小时,一天便学完了3-5门课。
万阿姨说,她早就想培养一点技能,苦于平时没时间,疫情封锁在家,刚好提升学习。
不少人如万阿姨,也想跳出舒适圈,解锁新技能,可他们终究是停留在空想阶段,脑海想法万千,双脚却没挪动一步。
正因如此,万阿姨刷了160多门课,收获了一大堆荣誉证书;空想的人们,刷了160多部剧,收获了一身赘肉。
鲁迅说:“时间,天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气力,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我们是勤勉行动,累积气力,还是懒散空想,徒留悔恨呢?
行动就像做储蓄,只有不断地往里面存东西,才能在关键时候拿出来派上用场。如若空有改变的决心,没有切实的行动,危机来临,我们还是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很早就提醒我们:空谈阔论无济于事,只有踏实肯干才是成事的奥秘。凡事能成,皆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勤奋务实,提高执行力,努力奔跑,不要让自己停留在原地,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败得溃不成军。
3、戒骄:抛却傲慢感,谨慎亦谦虚
王阳明说:“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要想真正成事,还需时刻警惕“傲”这一顽疾,牢记“失于傲”的道理。
谨慎谦虚、戒骄戒傲,便是第三点要诀。
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一次皇上召见,他紧张得直打哆嗦,完全不能对答。于是他推荐学生戴震代为作答,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十分清楚明白。
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
戴震谨慎谦虚,不仅保全了老师的名声,还因谦让精神获得皇上赞赏,被赐为翰林。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任天下之至巧,拙者自知不如他人,自便会更虚心。”戴震的谦虚,便是这里的尚拙,“尚拙”被曾国藩奉为人生哲学,足以看出谦虚谨慎的重要性。
网上有这么一段话,曾广为流传: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纵观古今,越是成熟有本事的人,越是谨慎谦虚;越是无知无能的人,越是自以为很了不起。
就连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曾经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捡到石头的小孩。”
还有很多如牛顿这般真正厉害的人,他们从不骄傲自满。因为他们见过世面,知道世界浩瀚,知道和这个世界相比,每个人所掌握的东西真的太微不足道。于是他们谦虚求学,不仅成了事,还活出了人生的大智慧。
地低成海,人地成王,虚怀若谷,不断学习,能成事,更能成人。
孔子在《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做事成事,我们既要高瞻远瞩,不沉溺于眼前的安逸;还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前行;更要戒骄戒躁,永葆忧患意识,虚心学习。
凭着对“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笃定,我们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
- 上一篇:心态是撬动你人生的杠杆
- 下一篇:洞察自己的内心三境界
相关文章
- 一个人命好都有什么特征
- 成就高贵人生的低配生活
- 心别想太多,话别说太满
- 不取悦别人是一个人高贵的开始
- 生活再苦,我们咬牙也要坚持挺过去(励志经典说说)
- 关于坚持的励志句子,自己选的路再难也要走下去
- 人生路上多风雨,两位清贫学子却为别人撑起了伞
- 人生有三重境界,生活极简,精神丰盈
- 世上哪有没有挫折的生活,看开了才能活出有诗意的人生
- 熬夜与不熬夜的人,平时的状态差别非常大
- 如何养心如何养神,最美的生活方式告诉你
- 内耗是养生的头号敌人,三个方法帮你停止内耗
- 人生最大的破产就是透支自己
- 当你没钱的时候,请记住下面16句话
- 人生路上失意不可预知,坦然自得悠然
- 在来去之间寻找生命的精彩
- 世道艰难,与苦难同行
- 一个家的门风好坏,取决于有没有这四样东西
- 学会这三招,你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强者
- 生活并不复杂,知足者不辱,能忍者自安
-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