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共鸣社 >处世金言 > 正文

人生如尺,量人先量己

2021-07-02 15:41:37 48

一个人来到世上,从懂事起,就有了一把尺子。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内,量得又量失。 

人生如尺,量人先量己

1、理论上是千人有千尺,但自古以来便有一些量人标尺,可供借鉴。

鬼谷子,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战国时期人,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精通纵横捭阖之术,开创了纵横术学说,是纵横家的祖师,他的揣摩刚柔之术对于后世的谋臣以及如今的外交家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唐代纵横家赵蕤便根据鬼谷子识人术的基础,在其千古奇书《长短经》总结出观人四法:君臣之间观其忠惠,父子之间观其慈孝,兄弟之间观其和友,朋友之间观其信义。

我们可以解读:受宠之人他是否骄傲奢侈;遭贬之人他是否叛逆越轨;显贵之人他是否骄矜夸耀;沦落之人他是否畏惧权贵;年少之人他是否能尊敬长者、勤勉好学而对兄弟友善;年壮之人他是否能洁身自好、奉公廉洁而不牟取私利;年老之人他是否能思虑谨慎、即使贫贱也不逾礼违法;父子之间,他们能否父慈子孝;兄弟之间他们能否和睦友爱;邻里之间他们能否互守信用;朋友之间,他们能否重情举义;君臣之间他们能否君惠臣忠。

早在2200多年前,秦相吕不韦在其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中的《论人》一篇中,总结出一套识人术,对于如何识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八观六验。

原文是: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八观六验”“六戚四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考察体系,吕不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提出按照这一标准体系识别考察人才,是难能可贵的。

在这样的一个共享的时代里,互惠互利才是最好的方式,为了一己私欲而不顾他人死活的人不可能成功,这样的人也一定要远离,避免在关键时刻,反过来背叛你。

2、心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总盯着别人的短处,就看不到人家的长处。

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人,会把别人的不足放大。是人,都不完美,人人,都有缺点。如果学不会体谅,做不到宽容,就会引来矛盾,发生冲突。

丈量自己,照亮世界,坦然面对荣辱浮沉,心境释然,路越走越宽。漫漫人生路,曲曲弯弯,坎坷不平,心中有了这把尺子经常度量规范自己行为,做人做事,就能时时有度,分寸得当。

多年来,一位太太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

“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懂,她为什么洗个衣服都洗成那样子……”

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到这位太太家里做客,发现了斑点的“真相”,于是拿了一块抹布,把窗户上的灰渍擦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正如苏联作家高尔基所说:

“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做人,要常常反省自己,不要把责任和错误,推到别人身上。

一个懂得反省的人,一定能记住别人的好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一定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发现自己的缺点,人生有进退,浓淡总相宜,让人三分有何难,留有余地天地宽。

吾日三省吾身,做人应懂得常思己过,严以律己,要慎独、慎微,在独处之时谨言慎行,反躬自省,通过自省能够让我们不断进步日臻完善,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3、与人相交,最好只有一把尺子,尺子多了就会失了标准,乱了分寸,于人于己都无益。在用尺子衡量别人的时候,也别忘了时常度量一下自己。如此一来,做事才会更有尺度,有分寸,有轻重。

人生有尺,社会有度,心静则尺平,心明则尺准。当尺、度完美结合时,人生有了方向,社会有了规则,世界就会因此而美丽。

尺子量人也量己,量得又量失。中国有句俗语,裁缝的尺子量人不量己。这是某类人的惯用手段和伎俩,玩弄双标,自以为聪明过人,实则愚蠢可笑。

把握人生尺度,内心世界就有了深度,海纳百川,壁立千仞,有了山海般胸襟气度,无论生活在何处,皆可超然于尘俗,来去自如,游刃有余。

标签:人生智慧心态正能量

热门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