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夜读: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成熟的天真
2021-07-28 14:18:22 220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是复杂而微妙的。你若与人过分疏远,会使自己孤立;你若与人过分亲密,又容易起冲突。那么,如何才能让亲密关系长久呢?那就需要设立底线。
1、一是,再熟悉,也不说伤害对方的话。
当我们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之中,往往容易自认为关系密切就可以口无遮拦。但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语的力量是巨大的,可能对方出于对双方关系的考量,不好意思反击,但伤人的话语说的次数多了,再亲密的关系也会变淡。
还有些人可能会误认为自己说出的“恶言”,因为关系亲密,对方不会放在心上。但再亲密的关系也不会让“恶言”变成“良言”,实际上依然会给对方造成伤害。
人,越是熟悉,就越是容易自恃关系亲密而“任意妄为”,最后导致不欢而散。唯有保持尊重、谨守底线的亲密关系,才能长久。
2、二是,再熟悉,也不强求对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当我们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不要觉得理所当然,也不要强迫对方一定要满足我们的需求。人的有些烦恼,正是来自于对身边的人期望太高,总是觉得对方应该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一旦对方表示出了拒绝,我们便心情低落,甚至愤怒。
其实,这又何必呢?当我们明白了不管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都还是独立的个体时,我们便会释然。
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请求别人帮忙的事情也要尊重对方拒绝的权利,如此,亲密的关系才能长久。
3、三是,再熟悉,也不干扰对方的正当选择。
有时候,爱会伤人。因为我们自认为关系足够亲密,于是便企图用自己的判断去代替对方的判断。殊不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我们认为最好的东西,对于对方来说,可能并不适合。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亲密关系来说,“己之所欲,强施于人”,也是一种伤害人的表现。
所以,要学会适时地放下那些过分的“热情”,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他们想要独处的时候,我们便也转头去忙活自己的事,不过分干扰对方。当对方心中有事却不想说的时候,不必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当他们想要倾诉的时候,我们便是最好的听众,也愿意给到最妥帖的建议。
一个人,能够在关系亲密的时候依然保持对对方的尊重,有边界感,是一份难得的自律。如此,才能令亲密关系长久地存在下去。
摘录: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来源:爱智慧的石头 | 作者:SunLeoLong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夜读经典语录
- 人民日报夜读:无法重来的人生,每一天都要好好过
- 人民日报夜读精选100金句
- 人民日报夜读:心态对了,生活就顺了
- 人民日报夜读:今晚的夜读给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
- 人民日报夜读:3个帮你早起的小方法
- 人民日报夜读:7个小方法化解年末焦虑
- 人民日报夜读:新年,让家越来越温馨的8个习惯
- 人民日报夜读:2022最好的生活状态
- 人民日报夜读:让人生变得更好的8个问答
- 人民日报夜读:快乐生活的10条法则
- 人民日报夜读: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
- 人民日报夜读:体现教养的18个细节
- 人民日报夜读:为什么要坚持运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人民日报夜读:反省自己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 人民日报夜读:成大事的人往往具备5个品质
- 人民日报夜读:提升幸福感的那些小事
- 人民日报夜读:遇事第一反应,藏着你的格局
- 人民日报夜读:自我管理的5个好习惯
- 人民日报夜读:今天的不开心就止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