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夜读:爱与规矩并行,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2021-09-30 09:10:22 5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规矩,无以成人。家庭中,永远不能缺少规矩;爱孩子与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一个家,既要有温暖,也要有规矩。爱孩子与立规矩,二者缺一不可。
有句话说得好: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放肆。孩子懵懂无知时,没有是非观念,只有喜恶之分。父母如果一味顺从,他便只会觉得是理所应当。只有从小立好规矩,以恰当的方式引导教育,孩子才会懂得爱自己、爱家人,进而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远比孩子闯祸以后,再生硬地打骂、管教有效得多。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儿子问:“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妈妈说:“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起来。”儿子问:“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妈妈说:“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衣服。”故事中,妈妈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承担你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孩子犯了错,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这才是立规矩的意义所在。
立规矩,不是单方面的强制。规矩不是强加给某一人的要求,而是家里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父母在制定规矩时,如果没有把自己算进去,而是一边给孩子立规矩,一边自己破坏规矩,那只会让孩子心生反感。所以,不要单向地给孩子提要求。那不叫规矩,而是命令。
家庭里立下了规矩,父母也应该遵守。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更不能随心所欲。比如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要尽量做到,这不仅是关乎威信的事情,更是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守规矩的榜样。
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深深烙印在孩子心底;家庭的环境,会最终反映到孩子未来漫长的人生中。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
立规矩,也是修身的开始。有规矩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懂感恩的孩子。
很多父母都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送给孩子,但其实,最好的东西往往不需要刻意去找,因为它一直在身边。那是高质量的陪伴,是坚定的眼神和深沉的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也是本能。但在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成长的只是身体,而非心智。与其在物质上不断满足孩子,不如在精神上充实孩子。有个比喻十分形象:“养孩子如放风筝,既要它飞得高,又要它不断线。”规矩,就是那条线。孩子可以自己去往广阔的天地,而规矩的意义是让他守得住本心,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迷失了方向。
立规矩的目的,不是禁锢、限制,而是教育;不是培养出一个听话的木偶,而是一个人格独立、德行兼优的孩子。一个有规有矩的家庭里,夫妇有和,长幼有序,父子有亲,家风自正。
爱与规矩并行,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摘录: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 上一篇: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的命运
- 下一篇:读书共鸣:过小日子,修大自在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夜读经典语录
- 人民日报夜读:无法重来的人生,每一天都要好好过
- 人民日报夜读精选100金句
- 人民日报夜读:心态对了,生活就顺了
- 人民日报夜读:今晚的夜读给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
- 人民日报夜读:3个帮你早起的小方法
- 人民日报夜读:7个小方法化解年末焦虑
- 人民日报夜读:新年,让家越来越温馨的8个习惯
- 人民日报夜读:2022最好的生活状态
- 人民日报夜读:让人生变得更好的8个问答
- 人民日报夜读:快乐生活的10条法则
- 人民日报夜读: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
- 人民日报夜读:体现教养的18个细节
- 人民日报夜读:为什么要坚持运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人民日报夜读:反省自己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 人民日报夜读:成大事的人往往具备5个品质
- 人民日报夜读:提升幸福感的那些小事
- 人民日报夜读:遇事第一反应,藏着你的格局
- 人民日报夜读:自我管理的5个好习惯
- 人民日报夜读:今天的不开心就止于此吧
-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