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夜读:无论境遇如何,都要珍惜这只有一次的人生
2021-11-14 14:30:42 54
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
出生于贫寒的家庭,他仍以省前十名的成绩考上清华;上大学后最初的费用,都是依靠学校的奖助学金;为了省钱,吃穿用度必精打细算;每天主要吃米饭和蔬菜,却练出了一身的腱子肉;一份很辛苦的兼职,他坚持了两年,有了自己稳定的收入;更可贵的是,他从研一就开始资助家乡的贫困孩子。
通篇自白,没有卖惨,没有诉苦,他用最朴实的言语记录着最真实的生活。回首大学生涯,在贫寒的日子里,他就这样生存、成长,日子苦而不悲,有遗憾也有感激。网友说:这大概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吧。
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珍贵的东西——志气。在困顿中,他没有自怨自艾,没有就地躺平。“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寒冬中的他奋力拼搏,终于成功走到春光里,开出纯美的花。
更多人在看完清华男生的故事后,也讲了自己的经历,其中一位网友的故事同样触动人心。
她高中毕业,就去一家饺子馆打工。微薄的薪水,她大部分都要寄回家里。舍不得去外面买吃的,天天都在店里吃饺子,以至于后来很多年,想起饺子就恶心。
同在一起打工,有些人是能混就混。她不。她觉得即便是包饺子,也要包到最好,所以经常上网去搜怎么包饺子,然后多多练习。很快,她包的饺子就比所有人都好。
后来父亲去世,她带着母亲去市里打工,在一家酒店做服务员。她还是怀着那股劲,在网上看视频学习怎么铺床、擦浴缸、跟人沟通。就这样,她从服务员一步步做到了酒店副总。而曾经和她一起包饺子、铺床单的同事,多半还是做着差不多的事,过着差不多的日子。
她比那些人厉害在哪里?表面看是认真、肯干、爱学习,而根本上,就是她身上的那份志气。这志气,让她就算穷困潦倒,也不浑浑噩噩;就算身处泥沼,也要打着滚往外爬。
一个人能否有出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志气。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但无论境遇如何,一个有志气的人,总能够在困境里积极有为,在艰难中强韧乐观。这也是我们每个人能够逆风翻盘的资本。
好日子不是在被窝里想出来的,不是在饭桌上抱怨出来的,更不是在浑浑噩噩中混出来的。唯一能改变现状的,就是用恳恳切切的心,做实实在在的事。
那股不服输的志气,是鸟的翅膀,是车的发动机,是一个要远行的人最重要的储备。它能支持着你一路向前,奔向大好前程。
珍惜这只有一次的人生,别敷衍,别丧气,别辜负。给自己加油,愿你我都有更好的明天。
摘录: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 来源:李月亮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夜读经典语录
- 人民日报夜读:无法重来的人生,每一天都要好好过
- 人民日报夜读精选100金句
- 人民日报夜读:心态对了,生活就顺了
- 人民日报夜读:今晚的夜读给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
- 人民日报夜读:3个帮你早起的小方法
- 人民日报夜读:7个小方法化解年末焦虑
- 人民日报夜读:新年,让家越来越温馨的8个习惯
- 人民日报夜读:2022最好的生活状态
- 人民日报夜读:让人生变得更好的8个问答
- 人民日报夜读:快乐生活的10条法则
- 人民日报夜读: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
- 人民日报夜读:体现教养的18个细节
- 人民日报夜读:为什么要坚持运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人民日报夜读:反省自己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 人民日报夜读:成大事的人往往具备5个品质
- 人民日报夜读:提升幸福感的那些小事
- 人民日报夜读:遇事第一反应,藏着你的格局
- 人民日报夜读:自我管理的5个好习惯
- 人民日报夜读:今天的不开心就止于此吧
-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