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言:

丁玲《梦珂》读后感

79 浏览 丁玲 梦珂

丁玲是从地方漂泊到都市的知识女性,她出身于高门大族,却逢父亲病逝、家道中落,跟随母亲生活,并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丁玲的母亲是一位坚韧豁达、勤奋求学的“新女性”,这对丁玲的一生影响极大。丁玲也曾在书中提到:“母亲一生的奋斗,对我是最好的教育。”

由于母亲新思想的影响,丁玲向往自由和开放,向往到更加遥远和光明的地方去追求自己的天地;然而,在家乡之外的天地里,她开始却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她感受到了新鲜和自由,但是在这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孤独和幻灭。在这种矛盾又彷徨的境地中,她创作并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梦珂》。

《梦珂》的主人公是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的女学生梦珂,她漂亮、开朗,在学生时期就愿意挺身而出为受辱的女模特仗义执言,对爱情也有着小女生的美好憧憬,勇敢地与封建礼教斗争并决裂,这些都是她的性格中的美好之处;然而,当她无意中发现自己纯洁的感情被表哥玩弄了的时候,她就开始陷入了愤怒和苦闷的漩涡中,这种消极的心态一直影响着她,并左右着她的情绪,甚至控制了她的思想。于是,她为了所谓的自尊心而“自甘堕落”地易名做了一位女明星;可悲的是,尽管身处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她依然摆脱不了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她忍着,一直忍到走出这圆月剧社的大门。在车上,才放声——但又怕人听见的咽咽的极其伤心的痛哭起来。”

梦珂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纯肉感”的社会中女性的逼仄境地,她耻辱于表哥对其爱情的亵渎与玩弄,却为了追求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而甘愿成为无数男子色情想象的载体,满足他们臆想中的浅薄的快意;她起初向往美好的爱情和自由的灵魂,最终却出卖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丝毫不带感情的仅仅用于满足男性精神欲望的商品。这也证明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女性进一步沦为了资本主义市场上的色情商品。

“梦珂”这一青年知识女性的形象在人物性格和人生经历上都与早期的作者丁玲本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小说展现了资产阶级都市生活对这样一个青年知识女性的个性的扭曲和摧残,也可见那个时代对待女性轻视、“赏玩”的恶劣态度以及在两性关系中女性地位的畸形状态;除此之外,文章中对作者“梦珂”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的心理描写尤为精湛细腻、生动真实,这或许也是作者彼时自身的矛盾和思考。

同样是叙述“堕落的娜拉”的故事,张爱玲的《第一炉香》与丁玲的《梦珂》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描述了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对爱情和自由充满美好的期望却最终走向堕落的青年知识女性的故事。

不同的是,梦珂是出于被玩弄后为了自尊心主动走向堕落,她本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她的自尊心迫使她走上了纸醉金迷却身不由己的生活道路,其美学风格是“悲壮”的,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葛薇龙则是由于寄人篱下的自卑感而被动地走向堕落,她被徒有外表却无内涵的花花公子乔琪乔吸引,却无法在他身上获得完整的、真正的爱情,又受制于在上层社会左右逢源的姑母,所以只能选择顺从姑母的安排,在乔琪乔的默认之下成为“交际花”,其美学风格是“苍凉”的,令人理解和同情。

这两位女主人公都是年轻的“走出家门”的知识女性,她们的人生遭遇大致相同,结局也都令人十分心痛;然而,二者却有着不同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转变,这也是由于两位女作家自身的不同经历、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悟,以及她们对于时代和人性的不同把握。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