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言:

感悟心灵的经典禅语

44 浏览 心灵

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一起来欣赏感悟心灵的经典禅语吧!

1、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2、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源自:《大般泥洹经》

3、 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4、 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唱。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藏。申贺新禧,祈度九殃。身心自在,智慧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5、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6、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7、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8、 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和敬行、质直行,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所应惠施,普应惠施。——源自:《随念僧经》

9、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 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11、 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12、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3、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14、 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1、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 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3、 随心、随缘、随性。

4、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5、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6、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7、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8、 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

9、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好友。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0、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1、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12、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13、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4、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15、 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16、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7、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8、 一年一度您的日子,在没有我在身边的时候希望也能快快乐乐过每一分每一秒。老爸,辛苦了!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报父母恩咒、。

19、 能够度自己才能帮助别人,不能自度绝对没有办法帮助别人,这是事实。

1、 人生如棋,恍若在那来回厮杀相互博弈的棋盘中令人随意摆布,纵使厌倦了这勾心斗角的世事,也终是无法逃离,因为你我,都只是棋子。回首经年往事,不堪思索随着一路坎坷纷至沓来,占满饱含泪水的匆匆时光,又匆匆留下一地长叹…、女人是水,淌在清溪河边浣纱的美。柔柔的冲刷着记忆的最深邃,我站在水之湄,翩舞了那一季羞涩的轮回,酣甜的口水流到了胃。

2、 愿清香的檀香味带走你一天的疲倦,愿清晰的戒定慧增添你无限的清净,愿幽雅的佛乐为你祈祷,愿观世音菩萨永恒在你心间,保你身体健康,法喜充满,新年吉祥!

3、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4、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5、 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6、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 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8、 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9、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0、 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六和、三学,接触大眾的时候,则是歷事练心,要遵守六度、十大愿王,保持心地清净,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11、 在这个时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难,根源在於世间人道德伦理丧失,谁也不愿意服从谁,所以世界秩序大乱,大灾难必定会降临,能够逃过劫难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12、 处在动乱时期,「忍」字最重要;愈是动乱的时候,愈要能够忍耐。能够忍耐,身心才能安定,头脑清楚冷静,处理事情自然有条不紊。

13、 一切摸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优婆塞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