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成为优秀家长的十个条件
2019-03-23 08:54:33 15
(一) 家长要学会从容面对。无论怎么着急,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家长在心态上要做到从容镇定。
(二) 无条件爱孩子。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在爱孩子方面却增加了条件,把爱与学习挂钩,把爱与优秀挂钩,甚至把爱与听话不听话挂钩,这都是错误的。
(三)坚持原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是有原则的,不能无条件顺从孩子。不该做的事情一定不能做,没有商量的余地,让孩子们了解家长的底线,触犯了要受到惩罚。
(四) 热爱学习。学习不是孩子的专利,家长也必须要学习。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同时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没有排斥心理。家长学习,还可以与孩子分享快乐,可以就一个话题进行研究,共同讨论,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五)转移注意力。家长应该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在能力上帮助孩子。有些家长光全都放到孩子身上,因为越关注孩子,孩子的压力越大,孩子成功几率就越小。有的家长不会转移注意力,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有的甚至把工作都丢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六)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这个道理了,但还是不得要领。表扬和鼓励要注意两个原则:实事求是和把握分寸。不能无原则地“夸”孩子,这可能会让孩子骄傲、自满。
(七)移交权力。孩子的事情由孩子做主。家长能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家长的意见只作为孩子的一个选项。如果孩子选择错误,他肯定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这会让孩子在下次选择时格外小心,那时他会综合考虑,愈发成熟。
(八)学会微笑。孩子很会察颜观色,如果家长成天绷着脸,孩子会很紧张。要知道在轻松和快乐的状态下,做事的效果最好。所以家长要学会微笑,这还会感染一家人。同时还在孩子做对的时候开心地笑,做错事时从容地笑。
(九)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不单是指在孩子婴幼儿时期这样做,就是在孩子长大后也要这样做,不要认为学习或玩只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要做孩子的学伴和玩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爱,而爱是有力量的,能产生很强的责任感和巨大的上进动力。
(十)理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认为孩子不好,主要是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可是没有分析为什么学习不好。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孩子为什么没有学习兴趣?是因为学校和家长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家长理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标签:心态
- 上一篇:一个爸爸写给热恋中的儿子的信
- 下一篇:家庭教育: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相关文章
- 大格局才有大作为,善良的人更有福报
- 工作总感觉不顺心,那是你的心态出了问题
- 人生只道是寻常,明白了接受了才知这是人生的常态
- 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解读
- 明知道很多道理,可有时真不如大哭一场
- 人生过半后才知道的最好活法,原来是这四个字
- 人民日报夜读:身处低谷,怎么走都是向上
- 你的美好人生从运动开始
- 人和人之所以活得不一样,原因就在这四个维度上
- 推荐三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外国名著
- 门当户对是婚姻最好的状态吗
- 真正会生活的人,心态都是幸福的
- 人民日报夜读:2021年已过300天,致过往、爱当下、惜时光
- 开窍的人都有什么特征
- 卓越的领导者靠的不是权力
- 秋意里藏有数不尽的相思
- 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笑看每个朝起暮落
- 想要得到,就要先学会付出
- 卑微时最能看透人性的扎心文字
- 古话说的好: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心躁气粗者一事无成
-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