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知己难逢,知音难觅
2020-12-18 14:41:27 82
任何人都渴望遇到知音,但是这却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说的就是知音的难遇与可贵。“高山流水”的故事,更给知音的珍贵难求,增添了历史的苍凉和神秘。
徐悲鸿一生画马无数,他笔下的马几乎都不戴缰辔。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
1929年,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他力荐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这时的齐白石已66岁,很多人瞧不起这个草根画家,认为他那些功夫不过是雕虫小技,上不了大雅之堂。而徐悲鸿却大声疾呼: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妙造天然”。他对全院的师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正是因为徐悲鸿的慧眼识才,始终在民间漂泊的齐白石,才走上了中国画坛。这段故事,也成为知音的经典版本。
钢琴家亨德尔应邀参加一个假面舞会,他不擅长跳舞,就坐下来弹钢琴。当时,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斯卡拉蒂也在场。斯卡拉蒂并不认识亨德尔,只听过他那非凡的演奏。当美妙的琴声传来时,斯卡拉蒂一下子惊呆了。他指着那个弹钢琴的人说:“如果他不是魔鬼,一定是亨德尔!”说完走上前去,掀开演奏者的面具,果然是亨德尔。
教育家陶行知与史学家翦伯赞也是难得的知音。翦喜欢吸烟,而陶不吸,所以每有香烟馈赠,陶便转赠与翦。有一次,一位美国朋友赠送给陶行知一支好烟。陶用纸包好,托人送给翦伯赞,并附诗一首:“抽一支骆驼烟,变一个活神仙。写一部新历史,流传到万万年。”欣赏着朋友的激励诗,享受着香烟,我们可以想象翦先生的那种人生快乐。
知音之间相处的方式也未必就是一味地让人感到愉悦与畅快,就好比医生之于病人。
李敖对于三毛就是毫不客气。三毛对李敖说:“我非要去非洲沙漠不可,那里有许多黄沙中的黑人需要我的帮助。”李敖当面就质问三毛:“你说你帮助黄沙中的黑人,你为什么不帮助困境中的黄人?你自己的同胞,更需要你的帮助啊!舍近求远,去亲就疏,这可有点不对劲吧?”三毛尽管十分窘迫,但是却对李敖充满敬佩。
无论是充满赞赏的惺惺相惜,还是善意或者尖刻的提醒和批评,都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因为都会促使你思考和领悟,因此都属于人生可贵的知音。
- 上一篇:遇事要沉着冷静
- 下一篇:看人先看己,责人先问心
相关文章
- 对一个人太好是关系破裂的开始
- 人际关系交往的黄金法则
- 收到红包幽默感谢说说
- 不知他人苦就不要劝人大度
- 面善的人,运气都很不错
- 换位思考是世间最高级的善良
- 所遇皆良人只是期待,所识多过客才是现实
- 聪明人都知道的13个人情世故,社会上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潜规则
- 读书共鸣:《看人的艺术》15个细节教你学会识人术
- 人际交往中的人间清醒句子
- 为什么高情商的人人缘都很好,这十个表现告诉你答案
- 你要的人际关系潜规则都在这里,句句说尽人情
- 十二个与人交往的规则,直白又现实
- 与人相处的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 与人交往最舒服的三种社交方式,看看你拥有吗
- 你所处的圈子,决定你的命运
- 少抬杠,多抬人,才是最高级的活法
- 中年之后,朋友间的相处渐渐就变了
- 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
- 与人相处,给别人留点漏洞更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