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共鸣社 >读后感 > 正文

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2021-04-14 10:48:28 75

如果想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进而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式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那读这本书,就是最合适不过的。

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儿童的人格教育》。在这本书中,阿德勒解释了儿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解答了孩子是如何看待外部刺激,如何做出反应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又如何消减自卑感和追求卓越的。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是阿德勒所说的一句至理名言。他认为,人的人格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就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是儿童教育的首要和核心问题。

第一次阅读的时候,我是一边读边划重点、记笔记,但是依旧是一种“怀疑人生”的感觉。或是因为有的段落我反复阅读都读不懂,或是因为书中有的观点和我之前的认知有比较大的冲突。什么是“人格的统一性”?社会情感又是什么?我们努力是因为“自卑”?班里那些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也追求优越?兄弟姐妹的位次,会影响儿童的整体人格特征?说话晚的孩子难道不是因为语言发育慢一些吗?头脑中一堆问号,让我不得不开始第二次的阅读。

在第二次的阅读,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在书中我找到了一些一直萦绕在我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答案。同时,懊悔之心也偷偷地在心中滋生。懊悔的是直到现在才对那些“特别”孩子们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有所理解。懊悔的是当时错误地去看待了孩子的行为。懊悔的是在不了解孩子的生活背景的前提下,用不恰当的方法去处理了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当然也懊悔自以为应该最了解的那个人——“自己”,其实我了解得还太少了。

一、认识自我:克服自卑,追求卓越

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心理事实的两个方面。人生而自卑(尤其在幼儿时期),为求得心理补偿,转而谋求某种优越感。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自卑感正是追求优越的动力。人格就是在不断地战胜自卑,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境遇要不断加以改进。每个人都渴望有优越感的目标,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追求的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

从小到大,我都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读书的时候很努力,成绩和老师对我的表扬一直是我用于沾沾自喜的资本。可是,我到底为什么勤奋?是因为自己喜欢上学吗?是因为自己热爱读书吗?又或者因为自己勤于钻研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的家里有两个孩子,我和妹妹。虽然爸爸妈妈对我们都很疼爱,但是我还是会不自觉地去对比。妹妹比我会讨父母的欢心,妹妹比我长得漂亮,妹妹比我灵活。于是,我只能靠好好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来超越妹妹。

在学习方面的努力,这其实就是我的“自卑”造成的结果。人生而自卑,本能地会不断追求发展,追求强大和完善。而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本能?那就是因为我们本身并不完美,这也就让我们形成了自卑感。为了消除这种自卑感,我们才会努力追求优越。和妹妹的比较中,引发了我的自卑和不安的感觉,所以才会采取行动,努力去争取平等的地位,试图通过获得优越感而消减自卑。

二、认识孩子:从“心”出发,做“问题儿童”的“点灯人”

1.明晰心理学知识,助力理解“问题儿童”的成因

近些年来,我们在学校里见到的问题儿童好像越来越多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行为表现。而相同的是他们都会让我们抓狂、歇斯底里和无可奈何。孩子出生的时候一定不是这样的,那么他们是怎么样变成“问题儿童”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个事实:第一,儿童的所有行为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知识,就无从理解他的行为。我们将这种现象叫做人格的统一性。第二,孩子对某一个情境认识的深度或形成的印象,不是取决于客观事实或环境,而是取决于对该事实的看法。第三,人格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都源于心理活动目标的设定。

其实“问题儿童”也追求优越,只不过他们眼中的“优越”可能是获得别人的关注,可能是不想被学校的规章制度束缚,也可能是为了给自己寻求一把保护伞。

孩子的目标一旦和学校家长的目标发生冲突,就一定会产生矛盾。当没人理解他们,正确地引导他们,他们就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解决矛盾,通常错误的目标,引发的就是对错误目标追求的错误行为。他们行为模式的连贯性会体现到他们的态度之中,错误的态度一旦形成,就会不断表现出来。我想这些应该就是“问题儿童”的成因。

2.联系生活背景,助力减少对“问题儿童”的无效教育

我们了解问题儿童的成因,那么严厉的批评或惩罚有用吗?孩子犯错后,我们经常会孤立地看待孩子的错误,还有就是让孩子自己找原因:“说,你错了没有?你哪里错了?”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是多么困难啊!”。所以让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我们应该在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只有与他之前的经历和他的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他的行为才能被我们理解。很多时候,对孩子严厉地批评和惩罚是因为我们并不能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我们“屡教”都没有找到根源,怎么能让孩子去“改”呢?过度的批评和惩罚,容易使他们产生悲观的情绪,觉得自己不适合上学。

3.培养社会情感,助力携手“问题儿童”的回归正途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多数是因为对错误的优越感的追求,那如何把儿童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入正确之路呢?阿德勒的答案是: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社会情感就是把自己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社会情感是决定一个人正常发展的关键性和决定性要素。儿童身体的脆弱期是连接教育和社会情感的最佳时机。儿童身体的不成熟使教育成为必然,教育的目的就是依赖群体克服儿童的不成熟,因此在所有的教育规则和教育方法中,我们必须要有群体生活和社会适应的思想。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借此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这也是各个学科重视合作学习的根本原因吧。

第三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结合对书中观点的理解,对目前学校的工作进行了思考,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1.新生入校,尝试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尽可能多方面了解孩子的生活情况。阿德勒提出,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好方法就是观察他入学的表现,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利用好第一次参观校园日的活动,科学规划,制定量表,观察和尽早发现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程度以及是否为进入新环境做好了准备,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补救工作,为孩子能顺利地开始小学学习做好准备,从而降低“问题儿童”出现的可能。

2.面临教师流动性大的窘境,尽可能应该安排老师跟班时间久一点,而且也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成绩,而让一群老师常年蹲守六年级。阿德勒提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最好不要每年更换教师。教师最好跟班。如果一个教师连续教孩子两年、三年或四年,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让老师有机会密切了解所有的孩子,知道孩子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错误,并予以矫正。

3.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等)进入学校学习,学校应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他们融入群体的同时,减少他们对其他孩子的影响。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注意力特别容易不集中。而且从更年幼的孩子的角度来看,教师对特殊儿童照顾,容易引发他们的误解以及对错误的“优越感”的追求,进而造成出现更多的“问题儿童”。

当一个孩子对未来失去信心时,他就会退出现实生活,进而追求生活中无意义的一面最为补偿。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保证那些进校时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这与教育者的职业密切相关。只有当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喜悦时,教育才成为可能。

希望有更多的父母和老师能够早点读到这本书,给予孩子积极和恰当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多一些拥有幸福童年的人,社会也就会更加和谐,更让人感到幸福。

标签:心态教育正能量

热门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