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共鸣社 >读后感 > 正文

被赋予意义的过往经历《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2021-09-09 16:38:03 24

被赋予意义的过往经历《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用对话的方式解读阿德勒心理学的书。阿德勒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学生,后来两人因观点不合分道扬镳。

有很多人向我推荐过《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最近终于买来看了,看完整本书,我感觉能量倍增,给我启发的内容很多,今天我给朋友们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两点:

一、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经历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过去所受的伤,是现在不幸的罪魁祸首,不管是我们的情绪,还是行为习惯,都可以从过去当中找到原因,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都由过去所决定,而过去无法改变。现在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过去赋予的。

而阿德勒认为,弗洛伊德倡导的精神创伤说是变相的决定论。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

阿德勒主张,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过去事件的意义。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例如:155厘米身高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低人一等,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不与他人比较,我们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因此,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这使我想起来了ABC理论,ABC理论中,A是表示事件发生;B表示你对事件的解读;C表示你的情绪和压力状况。通常人们以为是A引起了C,但其实是你对A的B看法才是引起C的原因。

大多数人试图通过改变A来改变C,比如我孩子英语成绩不好,我压力巨大,到处找课外班,想提升孩子成绩,这是针对A来解决问题,但孩子对英语课外班不感兴趣,不愿意上课,我无法通过让孩子上课外班来提高英语成绩(A)来改变我的压力(C)。

然而,我发现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不难过没有压力,甚至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写作业,这是因为他们的B跟我的B不一样,他们认为孩子的成绩好不好不重要,身心健康和自信、勇敢才是最重要的;而我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好会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影响人生的幸福。

因此,已发生的事情通常改变不了---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要想改变情绪和压力,我们可以改变主观解释(也就是改变ABC中的B)。

金惟纯先生在樊登读书讲解《人生只有一件事》时说到,小时候他妈妈对顽劣的他非打即骂,他上大学读教育心理学时,发现妈妈教育方法大错特错,该犯的错全犯光了。等他走上自我修行的道路后,赋予了过去经历的意义是:母亲给了他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除了爱以外一无所有。

这点对我很有启发,如果一件事令我很难受、很挫败,我会思考一下:我的人生榜样们会怎么想,他/她会如何诠释这件事的意义?他/她的B是什么?我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我的B是什么?想着想着,也就想开了,这件事没有那么坏。

就如阿德勒所说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你自己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与朋友们共勉。

二、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区分开来,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课题分离以及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未做好课题分离是我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获得的最大收获,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假设家长遇到孩子“学习”这个课题时,阿德勒心理学首先会建议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因此,把孩子包括学习在内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只考虑孩子,失去了自我。但“学习”真的是家长的课题吗?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定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既然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而且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而且干涉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回到自己身上,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评价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但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例如,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最终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舍弃了真正的自我。

课题分离跟张德芬的天下事分为三件事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下事分为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接纳别人的事,臣服老天爷的事),之前也有接触过;但看到“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未做好课题分离”这个观点真有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

事实上,最近的我正有困惑:老板总认为我对外和对内要更强硬,看完《被讨厌的勇气》后,我释然了,这是他的课题。

因此,碰到一件事情时,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标签:勇气心态被讨厌的勇气

热门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