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共鸣社 >读后感 > 正文

散文随笔《牛津笔记》读后感

2021-10-15 11:03:27 27

《牛津笔记》是一本散文随笔,我对其简洁淡雅的文风和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又很喜欢,因此舍不得一气读完,断断续续读到了现在。听张力奋教授讲解牛津(庖张解牛),我很自然想到了“游刃有余”一词。

游刃有余一词传递的是潇洒从容,是好整以暇,是绅士风范,在漂亮完成本质工作的同时还有余力兼顾诗意,拥抱多元生活。张力奋教授作为新闻领域的访英学者,《牛津笔记》的叙事核心自然是牛津的学术生活、师友的交往轶事、英国的媒体生态等等,这些是“刃”,但是作者又无意追求宏大叙事,真正吸引我的多是那些闲笔,那些“余”。

散文随笔《牛津笔记》读后感

寻常旧物存余辉。《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曹雪芹通过林黛玉的视角观察正房的陈设布置时多次用到“半旧”一词!这些昂贵的锦缎呈半旧才说明他们是几代的贵族,而不是土豪暴发户。古旧中有历史、有底蕴、有传承,与盛产老派贵族的英国的气质也颇为相宜。作者显然也钟情于旧物,总是在文中有意无意提到:“中午,去格罗斯特集市(Gloucester Green),牛津最古老的露天市场,已吆喝了两百多年”,“那张古旧书桌,是维多利亚年代的秘书桌”,“他邀我去他办公室小坐,就在前庭那栋老楼,六百多年了。踩着松动的木楼梯,脚底吱吱作响,不知是哪个世纪的回声。”“牛津夜,最能骗人。塔尖朦胧中,拉开中世纪幕布,你会心甘情愿地误入幻象。”他隆重提到的大桑椹树是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他父亲来探亲时下榻的是14世纪的修道士小屋,他最爱逛的旧书摊还能淘到霍布斯的首版《利维坦》,就连回廊在换瓦片,巷子里搭了脚手架,他也要去查院史年刊,发现“上次回廊换瓦是1946年,70年前的事”。

读到此处,我们不禁羡慕英国人的“守旧”,作者说:“对新奇物,英国慢热、多疑,甚至抗拒。早餐后,院士们在沙发上读报。他们亲近纸本,信奉印刷文明。若有雪茄烟雾,100年前应该也是这番情景。英国显然属于缓变型社会,特别是它的中产阶层和知识界。慢变社会的优劣,是个有趣问题。”急躁总与功利如影随形,所以才有急功近利一词。作者对英国的“保守主义”是持欣赏态度的,他说:“一是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二是对权威和秩序的尊重。三是注重宗教和道德教化,视教会为社会基石。四是强调社会等级的必要性。五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社会安宁、自由与选择、法律与秩序、对私产与隐私的保护、有限政府、不受政治左右的私人生活,构成了英国保守主义的要素。英国历史虽不长,但它看守传统有方,格物致知,竟成了全世界议会民主的母版。”近些年来,我喜欢温和多过激进,激进如流星一闪即逝,而静水才能流深。

英式幽默添余韵。作者在英国浸润日久,字里行间自然也带上了英国的调侃和自嘲,为阅读增添了许多趣味。作者调侃国与国之间的刻板印象:“中国人对英国有刻板印象,要么雾都伦敦,要么以谈天气为业,要么都是绅士。英人则认定所有中国人都是李小龙,都会棍棒武术。当然,刻板印象也不全是坏事。记得读书时,有一回在夜深的伦敦街头,我曾稍稍摆出武功架势,小吼一声,吓退过几个酒后寻事的混混,满足他们对东方的想象。”作者调侃国内媒体翻译外国政治人物:“中国人给外国人取汉名,三字最顺,如丘吉尔、戴高乐、张伯伦、撒切尔、尼克松、蓬皮杜、杜鲁门、施密特。单名两字也成,如里根、列宁、科尔、普京、铁托、盖茨。此外,用词最好有点洋味的陌生感。19世纪,中国第一代译者曾有同化外族的念头,比如把美利坚开国元勋华盛顿译成王喜堂,这一尝试似乎不很成功。中国人最不习惯单音节的外国人名,比如梅,像一只单腿的椅子,怎么都坐不稳。无奈之下,只能加上【姨】字,弄舒坦了。若是男的,就叫梅伯、梅叔、梅爷。”作者调侃英国人对报纸的偏爱:“英人读报,如同侍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多半从父亲世袭,属超稳定结构,从一而终。读什么报,大致可判断其政治和价值取向,甚至生活方式的喜好。You are what you read。读什么,你就像什么。”甚至走夜路害怕之余也不忘调侃:“从前野外走夜路,我只能唱歌驱鬼。有些莎士比亚剧目此刻在此上演,很合适。城墙上挂三两盏油灯,几声打更,哈姆莱特与鬼魂对话,没有更完美的幕景了。”戏谑之处又洋溢着才情与智慧。真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古典音乐留余响。作者对声音极其敏感且痴迷,他在文中说:“微风蹭着城墙而过,树梢颤动。声响再细微,也难逃过广播制作人的耳朵。做广播久了,对声音极敏感,听力比常人发达许多,轻缓、节奏、语音、语调、音色、口音、声响。我常做盲听练习,闭上眼睛几分钟,聆听环境与自然,辨别各种声响,大自然如此精微,是最美妙的立体声。人的嗓音,与指纹相同,最独特、也最难仿冒,且是性格最无情的泄密者。”而《牛津笔记》一书的开篇就是从谈论音乐开始的:“几声风笛飘来,提醒我,要告别爱丁堡了。据说风笛源于中东。不过我记忆中,她只属于苏格兰高地的旷野风啸。”古典音乐自然是他的心头好。

《莎士比亚》一书中作者也盛赞英国人民音乐素养高,艺术氛围浓。我也附庸风雅,跟着作者凑趣。作者在书中不提古典音乐则已,一提便长篇大论怎么也收不住。作者感叹说:“这些年,听全了世界上最好的交响乐团,最杰出的指挥家……”“在他的指挥棒下,完全静默,没有一声咳嗽与杂音,时间凝固了。我站在那儿肾上腺素直冲,周身涌动无以形容的愉悦。”尽管不是基督徒,作者却一有空就去新学院小教堂:“晚餐前,那儿有晚祷。去的学生不多,他们或将其视作中世纪神学院的余烬。我却享受它的合唱、管风琴、教堂的回声与安宁。”我也由此深信作者的观点:“人生中有古典音乐就多一个庇护所。”作者回忆在牛津客座的最后一天,自然也是离不开古典音乐的:“早起收拾行李。昨晚又听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柏林爱乐,卡拉扬指挥,12分23秒。情绪低落时,常听这首曲目,说不出特别的原因。第二乐章尾声在灿烂与奔腾之后,乐队似乎歇息在河滩上,音乐渐弱,弱到只有弥留之际的呼吸声和心跳,生命之火将在顷刻间幻灭。猛然,两声和弦强击的鼓声,中间屏息,而后乐团以洪荒之力,终结全曲。”最能考验厨师厨艺的是烹饪鱼,我以为最能考验作家水平的是看他怎么描写声音。而《牛津笔记》里的声音描写,是我这几年读到的散文里最动人最难忘的。

如果去牛津仅仅是学知识,认识厉害的人物,却没有用心倾听夜晚拂过城堡塔尖的风声,没有去看业余学生剧团自导自演的莎士比亚戏剧,没有在倒霉时学会英式自嘲,没有经历这些无关痛痒的细碎,牛津之行也变得索然无味、面目可憎。

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这是这些游刃有余的余味,读完这本书的我也“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起来!

标签:正能量牛津笔记

热门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