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魅力《平面国》读后感
2020-11-06 10:53:30 313
“方先生”是平面国的一位律师,也是一位数学家,他的模样是一个正方形。他以自传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平面国的风土人情。他还在梦中游历过直线国。“方先生”十分幸运地接触了空间国的“圆球先生”,“圆球先生”将他上升到三维世界,令其大开眼界。不仅如此,“方先生”在“圆球先生”的引领下,造访了零维世界“定点国”。
虚幻小说《平面国》是一位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的传世力作。他毕业于剑桥大学,先后当过中学校长和牧师,数学方面也颇有天赋。这位作家的名字非同寻常,叫Edwin Abbott Abbott。中文版译者的夫君在前言中揣测A平方正是作者名字Abbott Abbott的缩写,作者通过“方先生”之口道出自己对宇宙的设问。Edwin Abbott Abbott对世界思考的结果从他给《平面国》修订版所作序言的文末便可看出端倪,他写道:他(指方先生)希望他的著述整体上能引起空间国一般谦逊百姓的联想和兴趣,当他们在面对经验以外的重大事情时,不会一方面说“这是永远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又说“应该确切如此,我们早已完全知道了。”
接下来,我按照“方先生”对不同国度的了解顺序,带大家步入《平面国》这本充满了奇思妙想的书籍。
“方先生”住在平面国里。这儿地位最卑微的人是女人,他们是一条条直线段;士兵、工人的地位略高,是等腰三角形;中产阶级是由等边三角形组成的;专业人士和绅士分别是正方形和正五边形;更高级的是贵族,他们是包含正六边形在内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身份越显贵;由此可知,平面国的国王是圆形。
由于平面国里的女人长得像针,针头或针尾对着其他人时,别人只能看到一个点(如果你认为那种情况下也能看到一段直线段,只能说明你初中数学没学好),很容易忽视女人,从而被女人刺伤,所以平面国出台了很多法规来限制女人的行为举止,比如:所有房屋都要为女人单辟一扇门;女人在公共场所行走时要大声呼喊,提醒周围人自己很危险;女人若得了痉挛、身体不由自主地摆动等,就要被处死。
平面国的房屋结构是五边形,如下图所示。北方的两边RO和OF构成屋顶,一般在此处没有门。东面有一小门让女人出入,西面较大的门让男人出入,南面是房屋的地面,通常也没有门。
不准把房屋建成正方形或三角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直角和锐角相对于钝角来讲更尖锐,房屋这样的非生物发出的光亮逊于生物发出的光亮,粗心鬼若撞上锐形屋角会遭受重创。
“方先生”又梦游了直线国。该国的女人都是一个个点,男人是一段段直线段,最长的直线段乃直线国君主。他们在这条直线上南北走动。如下图:
直线国的特征决定了那里的居民一日为邻,终身为邻。他们用声音跨越邻居,寻找配偶,一旦产生共鸣,便可隔空交配生育。
1999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刻,空间国的“圆球先生”光临平面国,试图对“方先生”宣讲三维福音。“方先生”被这个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的圆形怪物吓坏了。
“圆球先生”费尽口舌也不能令“方先生”明白空间的含义,一如“方先生”竭尽所能、希冀直线国国王能明白什么是平面,最终只是徒劳。“方先生”既同情直线国居民的愚昧无知,又可怜“圆球先生”这个“疯子”。
“圆球先生”无奈之下,只得将“方先生”带离平面国,参观空间国。眼前的一切使“方先生”倍感震惊。
“圆球先生”为了教导“方先生”,还让“方先生”跟随自己去了定点国。那个点也是生物,他以为他自己就等同于宇宙,宇宙就等同于他自己,无比狂妄。“方先生”想去开导他,被“圆球先生”打断:“连你发出的声音他都以为是他自己发出的,因为除了他自己,他不知道还有其他人存在。”
三维世界的人生经历使得“方先生”陷入沉思,他开始与“圆球先生”讨论宇宙的维度问题:
“方先生”:“在一维,移动一点,不就产生了有两个端点的直线吗?
在二维,移动一线段,不就产生了有四个端点的正方形吗?
在三维,移动一正方形,不就产生了一个我亲眼看到的,有八个端点的,叫做立方体的神圣东西吗?
那么,按照类比,延伸这个道理到四维,移动神圣的立方体,不就会产生一个应该有十六个端点的更神圣的物体吗?
请看,2、4、8、16,这列已被确认无误的数。不就是几何级数吗?
……
请问大人,您的同胞可曾见过一些比自己更高层次的生物从天而降,不用打开门窗就可进入关着门的房间,并且可以随意出现或消失,就如同阁下进入我房间那样?……”
“圆球先生”:“(停顿一会儿后)曾经有这样的报导,不过人们对事情的意见并不统一。就算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的解释也不尽相同。无论如何,不论有多少种解释,还没有一种已经采用或使人联想到第四维的理论。……”
《平面国》这本小说想象力极为丰富,妙趣横生,充满哲理。我不禁拍案叫绝,顿生相见恨晚之感。
行文至此,我联想到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全身穿着绿衣服的人问孔子的一位弟子一年有几个季节,这位弟子说一年当然有四个季节,绿衣人硬说只有春夏秋三季。他们争论不休,孔子的弟子就去找孔子评理。孔子说一年的确只有三个季节。弟子当着外人的面不敢顶撞老师,等绿衣人走后,问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孔子说,那人一身绿衣,肯定是蚱蜢变的,蚱蜢春天生秋天死,没见过冬天,你和他从早争到晚也不会争出个所以然来,何必浪费时间。
迄今为止,我们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只有百分之五左右,因而不能自以为是,坐井观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方先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上一篇:《杜邦十大安全理念透视》读后感
- 下一篇:《这本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