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共鸣社 >读后感 > 正文

育儿经《正面管教》读后感

2020-11-27 11:16:04 126

孩子是父母的寄托,父母将所有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孩子身上,可在孩子的教育上,仅凭爱是无法轻易达成的,还需要正确的方式。《正面管教》一书便提供了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育儿经《正面管教》读后感

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为此,作者也规划了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让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告诉孩子你也有过类似的行为或感受,效果会更好。

2.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3.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问孩子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或提出建议,直到达到共识为止。

4.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做这些要真诚、友善。

事实上,当今中国,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是有缺陷的。很多父母在开始与孩子的交流之前,早已将自身置于一种更高一等的地位,这种地位的高台是由其自以为的丰富经验及满腔的宠爱所构筑的。而作者尼尔森女士在本书中所提出的观点均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的基础之上的。本书中的每一种方式,本质上都是一步步接近孩子的心,以获得孩子对自己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从而更多的接受自己。而在这种情境下,我们的教育则更能打动孩子。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上面空空如也。而纸上日后会为各种色彩所点缀,那就是他的人生。我们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自己能对自己将要沾染的色彩有所选择。孩子永远是要长大的,终有一天,我们将无法用自己的双翅将他们罩在身下,而他们也终有一天将要走向外面的大千世界。我们父母的正确“管教”,便是为孩子饯行的最好礼物。

在为本书先进的教育理念所折服的同时,我也在反思自身,或许自己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少了些许对孩子的鼓励。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女儿学钢琴之初的热情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枯燥的练习曲目时,有点维持不下去了,每天到练琴时间总是磨磨蹭蹭,练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而我则会简单粗暴的训斥她,她现在还小,强压可能还有点用,但结果就是让学琴变成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这有悖于我们当初想培养她一个自娱自乐的爱好,在她成年后能多一份自我快乐的初衷。我忽然意识到不能这样了,得赶快改变我的教育方式。首先,她刚刚入门,只要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比昨天多弹对了几个音符,我都得鼓励表扬她;其次,我尽量陪她一起练,偶尔让她做做小老师,她也会很开心;有一次,在弹《小星星》时,我发现乐谱后面有歌词,我就跟她讲,要不你弹,爸爸来唱,一开始时,我故意唱得很难听,跟不上调,告诉她,你弹得越准确,越流畅,爸爸就会唱得越好,她听后,弹得更认真,更用心了,我也越唱越好听了。后来,我鼓励她自己边弹边唱,在能完整弹唱出《小星星》后对我说:“爸爸,我觉得我都快迷上音乐了!”那一刻,我心花怒放。最后,多给她听听音乐,让她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就她感兴趣的音乐,给她讲一讲音乐人刻苦练琴的经历,让她知道好的音乐是怎么来的,慢慢的被动弹琴到了偶尔主动……

虽然没能通读这本书,但它仍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我教育的不足;同时,它也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日后的教育思路。“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再将正确的理念付诸实施,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标签:教育正面管教

热门阅读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