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共鸣社 >读后感 > 正文

教师的不忘初心《教育魅力》读后感

2021-07-08 16:00:06 53

你为什么想当老师?这是初入职当老师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读这本书,听于漪老师娓娓道来,我感受到了一种被前辈“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润我以德”的默契与快乐。

《学记》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于漪之谓也。

教师的不忘初心《教育魅力》读后感

不忘初心:教师魅力的使命之源

“(现代教师教育魅力)诸要素的凝聚须以生命相许,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要视教育发展为己任,在实践与思考中将教育事业转化为精神自觉。”听起来似乎很大,却让我想起初登讲台时小小的自己。我想当老师,缘起于大学去棚鹰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时孩子们眼中闪着的光和临别时怯生生的嘟囔。彼时站在讲台上的我哪里像个老师啊,除了认真备课从不轻怠的态度外谈何教学技巧,可孩子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我,用满眼的欣喜回应着我满腔的热忱。一学期的支教中我自认为奉献了爱心、体验到教师的快乐,而临别时一个小女孩的话却惊醒了我:“老师我情愿您没来,因为你们迟早都要走的。”

我不禁反思:支教起因是大学志愿服务学分要求,不知不觉中却让我体味到留恋讲台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但过客式的教学真能传递师者的价值吗?学生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不曾见过太阳。如果不能,如果我确实还想,那就当一位真正扎根讲坛的小太阳、源源不断地传递光和热吧!那颗种子慢慢发芽,后来的我成为北师大人,又成为虹教人和复兴人,变化的是标签,坚守的是师者初心。于漪老师将使命意识和理想色彩高度统一的教育魅力,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初入杏坛的我,若能在时代对教育的诉求中苏醒,在日常教学中感悟,前进,生生不息,偕生共看风景,投下一路绿荫,也是不虚此行。

成己成物:教师魅力的人格力量

叶澜老师在高端访谈中这样说道:“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第五章也指出,“人格魅力”是现代教师教育魅力最关键的构成要素之一,“无法想象一个内心黯淡阴冷的人能有光和热传递给别人”(P125)。书中写道,于漪的初中国文老师讲到忘形之时深情朗诵《水手》一诗,于漪爱人形容她教学时“哪里是上课,是用生命在歌唱”,都让我感觉师者用生命编织的心灵之歌如一泓清泉叮咚流入学生的心田。生命的薪火在他们这两代师表间接力传递,而我身边也有这样“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的歌者:上个月区培特邀语文特级教师乐燎原老师,他自谦“我等俗人,愿学雅事”,讲到动情处即兴朗诵其诗作《开阔上空的月亮》,那放着异彩的眼睛里储藏的对文学、对生活的热情和爱,颇有古风和仪式感。乐老师“在平实的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艺术趣味,在卑微的生命里企慕澄明旷达的诗意人生”,让我看到一个知情合一的丰盈的生命个体,看到一位师者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和师生交融的生活常态。这也恰恰印证了书中的观点:“一个充满魅力的现代教师心态是年轻的、开放的,充满张力的的,他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教育,对生活怀着一份敏锐感知和由衷赞美(P125)”。

“(现代教师教育魅力)诸要素的凝聚须以生命相许,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要视教育发展为己任,在实践与思考中将教育事业转化为精神自觉。”听起来似乎很大,却让我想起初登讲台时小小的自己。我想当老师,缘起于大学去棚鹰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时孩子们眼中闪着的光和临别时怯生生的嘟囔。彼时站在讲台上的我哪里像个老师啊,除了认真备课从不轻怠的态度外谈何教学技巧,可孩子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我,用满眼的欣喜回应着我满腔的热忱。一学期的支教中我自认为奉献了爱心、体验到教师的快乐,而临别时一个小女孩的话却惊醒了我:“老师我情愿您没来,因为你们迟早都要走的。”

我不禁反思:支教起因是大学志愿服务学分要求,不知不觉中却让我体味到留恋讲台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但过客式的教学真能传递师者的价值吗?学生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不曾见过太阳。如果不能,如果我确实还想,那就当一位真正扎根讲坛的小太阳、源源不断地传递光和热吧!那颗种子慢慢发芽,后来的我成为北师大人,又成为虹教人和复兴人,变化的是标签,坚守的是师者初心。于漪老师将使命意识和理想色彩高度统一的教育魅力,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初入杏坛的我,若能在时代对教育的诉求中苏醒,在日常教学中感悟,前进,生生不息,偕生共看风景,投下一路绿荫,也是不虚此行。

育人求真:教师魅力的价值功

第六章指出,“培育学生求真精神”是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三大价值功能之一。书中记述了于漪用整整一个月时间求证学生在学习《木兰辞》时关于“古代女子何时裹足”之疑惑的小故事,让我看到了呵护求真勇气、激发求真热情的育人匠心。我想到近年语文春考的一则热点趣闻:试题要求赏析《荔江之浦》一文中“两岸涌来一片金黄,初以为花、却是砂糖桔”一句。学生却心存了“砂糖桔是金黄色吗”、“砂糖桔是否长在荔江两岸”的疑惑,并纷纷在考后通过百度百科搜索、求助淘宝荔江砂糖桔卖家、作者微博留言等方式表达质疑并自主求证。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等认知工具“防忽悠”,这种“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求真精神怎不让我们老师心生敬畏!正如书中所说“铸就学生的求实品格是教育的更高追求”,连于涟老师都在反躬自省,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如果我们自己不具有这种敢于质疑、求真务实之品格,如何应对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又如何传道受业解惑、培育出具有求实品格的学生?我们到底应该让自己更新什么、又给学生带来什么,呵护其强大的求知欲与求真力,实现对理想彼岸的诗意泅渡?

不忘初心、为求成己成物,育人求真,以期立己达人。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我看来,或许我们从教者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感激生命中出现的那一个个有魅力的好老师,愿以今日寸寸草心,报昔时脉脉春晖,肩负时代使命,不忘初心求真;提升教育魅力,无愧教师之名。

标签:教育教育魅力

热门阅读
最新阅读